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自然界的万物从繁茂成长迈向成熟,气候也由夏季的湿热多雨逐渐向秋季的干燥凉爽转变。在这样的季节转换中,人体生理机能会发生相应变化,养生保健需顺应时令特点,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多吃“三味”,滋养身心
酸味食物:收敛肺气,生津止渴
立秋后,天气转凉,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得干燥。中医认为,秋季与肺气相通,燥邪易伤肺阴,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酸味食物具有收敛肺气、生津止渴、固涩止泻的作用,能帮助人体抵御燥邪侵袭,保护肺脏健康。
- 山楂:作为秋季常见的酸味水果,山楂色泽红润、口感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降脂减肥等功效。家常食谱山楂苹果汤,将山楂、苹果、红枣和冰糖一起炖煮,酸甜可口,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 番茄:番茄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番茄红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其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可抑制黑色素沉淀,淡化色斑,使皮肤细腻有弹性,堪称“天然美容剂”。番茄炖牛腩,将牛腩与番茄等食材一起炖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甘味食物:补益脾胃,调和气血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情况。甘味食物具有补益脾胃、缓和药性、调和气血的作用,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红枣:是常见的甘味食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铁等营养成分,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红枣糯米藕,将糯米、红枣等与莲藕一起煮制,口感软糯,香甜可口,能健脾益胃、滋阴润燥,是一道美味的秋季甜品。
- 南瓜:也是秋季甘味食物的佳品,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等功效。南瓜饼,将南瓜蒸熟后制成饼状煎制而成,外酥里嫩,香甜可口,能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是受欢迎的秋季小吃。
润味食物:滋阴润燥,润肺生津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等燥邪伤肺的症状。润味食物具有滋阴润燥、润肺生津、养颜美容的作用,能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
- 梨:是秋季润味食物的代表,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冰糖雪梨汤,将雪梨与银耳、枸杞、莲子等一起煮制,能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合立秋后出现咳嗽、咽干等症状时饮用。
- 百合:富含多种生物碱和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等功效。西芹炒百合,口感清爽,营养丰富,能润肺止咳、清热平肝,适合立秋后食用。
少吃“三味”,远离危害
辛味食物:发散肺气,加重燥邪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但在立秋后,气候干燥,人体肺气相对较弱,过多食用辛味食物会导致肺气发散过度,加重燥邪对肺脏的损伤,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常见的辛味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以辣椒为例,它含有辣椒素,能刺激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还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来说,食用辣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凉味食物:损伤脾胃,影响消化
立秋后,虽然天气仍然炎热,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凉味食物,如冷饮、冰淇淋、西瓜、苦瓜等,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冷饮和冰淇淋温度过低,进入胃肠道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导致消化不良。西瓜性寒,立秋后大量食用西瓜会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苦瓜虽然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但性寒,立秋后过多食用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腻味食物:阻碍运化,滋生痰湿
腻味食物通常指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质地黏腻,不易消化,立秋后过多食用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出现身体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热量,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动物内脏富含胆固醇,过多食用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奶油蛋糕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食用后会使血糖迅速升高,然后又迅速下降,导致人体出现疲劳、困倦等症状。同时,这些腻味食物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湿代谢失常,滋生痰湿,影响身体健康。
立秋后的饮食养生至关重要,我们要顺应季节变化,多吃酸味、甘味、润味食物,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滋阴润燥、健脾益肺;少吃辛味、凉味、腻味食物,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的秋季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