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郭德纲讲三国》:桃园结义与早期风云

《郭德纲讲三国》宛如一部精彩的历史评书,将三国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桃园三结义”以及刘备早期为官的经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

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备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与张飞直来直去的性情不同,刘备有着“喜怒不形于色”的特质,这可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修养和自我保护能力。《三国志》中对刘备的这一描述极为重要,它意味着刘备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就像老话说的“胸有激雷,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刘备无论内心如何波澜,表面都能平静如水,这在职场中是非常难得的品质。不过,当与张飞、关羽相处时,刘备会展现出异常兴奋的一面,这也表明他是真心喜欢这两位兄弟。但可惜的是,到最后为了给关、张报仇,他没能克制住情绪,发全国之兵攻打东吴,导致蜀汉政权衰败。

从星座角度来看,刘备出生于十月二十八日,天蝎座;关羽比他小一岁,七月二十几日出生,大致是巨蟹座;张飞最小,二十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双鱼座。这或许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刘备作为大哥,有着沉稳和内敛的一面,能够统领全局;关羽重情重义,有着坚定的信念;张飞则勇猛直率,对刘备忠心耿耿。

桃园结义:忠义的典范

“桃园三结义”让刘、关、张三人结为兄弟,从此他们把座次排好,刘备为大哥,关羽、张飞纳头便拜。这哥仨的结义留下了“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俗语。虽然从事业成功与否来看,桃园三结义的哥仨最终并不成功,关羽大意失荆州,麦城归天;张飞被范疆、张达所杀;刘备为给关、张报仇,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导致江山社稷毁于一旦。但人们却更尊敬他们,原因就在于“忠义”二字。

关羽在曹营时,曹操对他礼遇有加,“上马敬下马迎,修下一府分两院”,但关羽不为所动,斩颜良诛文丑之后,听闻大哥需要他,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张飞也是如此,他大半辈子跟着刘备,即便待遇不如跟随其他军阀,但他始终坚守着这份兄弟情义,把哥哥放在了心上。而刘备在关、张死后,急切地想要为他们报仇,虽然诸葛亮劝他休养生息,但他还是举全国之兵攻打东吴,为了“忠义”不惜一切代价。相比之下,瓦岗寨的很多人则是墙头草,如秦琼,虽然对母亲孝顺、对朋友有义,但在朋友的角度上,他为了王命扭头打洛阳,让单雄信失望至极,单雄信最后在法场上也没等到秦琼,秦琼的表现实在难以让人感受到“忠义”。

桃园兄弟的创业之路

桃园三结义后,刘、关、张兄弟三人开始谈论天下大事。他们看到朝廷荒淫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身为汉室后裔的刘备认为自己有责任匡扶社稷,恢复大汉的河山。于是,他们决定招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张飞有钱,便拿出钱财,还得到了苏先生和张先生两位中山府大客商的赞助,两位客商拿了五百两金银,送了五十匹高头大马和一千斤的铁。有了这些资源,他们开始打造自己的兵刃,刘备打的是双股剑,关羽打造了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张飞打的是“丈八蛇矛”。兵刃备好后,他们召集了有共同目标的人,开始匡扶社稷,没过多久手下就有了五百人,随后带着这些人投军报效,去攻打黄巾军。

在攻打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关、张经历了三十多场战斗,朝廷比较满意,平定黄巾起义后,刘备得到了中山府安喜县的县尉一职。虽然官不大,但这是朝廷的正式任命。刘备到任后,发现之前的县官爱财,百姓生活苦,于是他决定对得起百姓,先明察暗访,摸透县里的情况,然后开始整顿吏治,让百姓安居乐业。大概三个月过去了,安喜县太平了下来,百姓对刘备十分爱戴,说他担得起“秋毫无犯”这四个字。

鞭打督邮:正义的爆发

然而,好景不长。上司要派督邮来考察县官政绩,督邮虽然权力不大,但杀伤力不小,他考察完若说某个官员贪污,官员的仕途就走到尽头了。而且督邮来考察,还需要县里准备行辕,这让本就贫穷的安喜县犯了愁。还没等督邮到,刘备又接到朝廷“沙汰”官员的公文,留任的太爷必须是举孝廉公,而刘备连初中文凭都没有,他深知自己的官位可能保不住了。但他“喜怒不形于色”,依然面带微笑应对。

终于,督邮来了。刘备带着关、张二弟和一众官吏、士兵出郭相迎,从早晨七点等到中午十二点。督邮到了之后,不仅不下马,还坐在马上拿着马鞭,用鞭子指了一下刘备。站在刘备身后的关羽和张飞胸中火气上涌,但关羽还是劝刘备先听他的。刘备为了大局,还是起身相迎。可督邮的傲慢无礼让张飞气得不行,而关羽则理智地劝阻着。这一情节将督邮的嚣张和刘备兄弟的愤怒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郭德纲讲三国》通过生动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期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情感。桃园三结义的忠义、刘备的领导才能和自我修养,以及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挫折,都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三国文化的大门,让我们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