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曾家山,漫山遍野的绿意如潮水般涌动,微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场关于民宿产业的变革正悄然发生。从破旧老宅到网红民宿,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广元市朝天区的曾家山,正用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老房新生: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走进曾家镇大竹村九组,一栋白墙灰瓦的建筑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别致,这便是 “拾山院” 民宿。谁能想到,如今充满雅致韵味的它,曾经只是一座无人问津、闲置多年的老旧农房。2023 年,大竹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毅然收回这些建新未拆旧的老房子,投入 450 万元进行改造。
改造过程中,工匠们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他们小心翼翼地保留老房子古朴的木结构框架,让岁月的痕迹得以留存;同时,又大胆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时尚的家具、舒适的卫浴设施与传统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经过精心打造,一座拥有 7 间复式结构客房、4 间标准间,还配备独立小院、棋牌室、书吧等设施的特色民宿惊艳亮相。
“拾山院” 采用 “村集体经济 + 专业运营” 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民宿主理人张雪梅介绍,围绕拾山院,村里配套建设了旅游道路、观光步游道,将青岗原舍与拾山院两家高端民宿串联起来,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改建中端民宿。一时间,大竹村的民宿产业如星火燎原般发展起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民宿集群。老房子的 “新生”,不仅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返乡筑梦:高端民宿背后的情怀坚守
在 “拾山院” 声名鹊起的同时,曾家山的另一处民宿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 —— 布谷布谷民宿二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创始人刘兴东站在工地,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定。他分享道:“我多次前往浙江等地,与各地优秀民宿交流学习,就是想把高端民宿的理念带回曾家山。” 为此,他不惜花费 110 万元聘请杭州专业设计团队,从亲子房的温馨布置到汤池的景观布局,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对于刘兴东来说,布谷布谷民宿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他与八方来客交流的桥梁。他带领全体员工秉持 “像招待自家亲戚一样” 的服务理念,用心对待每一位客人。这份真诚的服务,让布谷布谷民宿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2024 年 4 月,刘兴东再次投入 2000 多万元启动布谷二期建设。新的民宿不仅配备了西餐厅、咖啡酒水吧、溶洞汤池等高端设施,还通过 “标杆引领 + 合作社联动” 模式,带动周边建成 4 家民宿,另有 2 家正在建设、6 家计划建设。如今,这里已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根基,融合农、文、旅、养的共同富裕产业小集群。刘兴东满怀憧憬地说:“好的民宿必须扎根在品质的土壤里,我希望能为曾家山民宿产业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政策赋能:为民宿经济保驾护航
曾家山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朝天区依托曾家山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秉持 “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联动” 的理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旅游民宿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坚持‘高端引领、中端主体、低端补充’的梯度发展思路。” 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的引导下,2023 – 2024 年,曾家山新建民宿 140 家、改扩建 320 家,新增床位 5000 余张,形成了 “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 的全季节民宿体验。截至今年 5 月,曾家山已发展民宿、农家乐、宾馆、乡村酒店等 1300 余家,床位达 2 万余张。
如今,朝天区又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全力打造民宿旅游目的地、民宿产业新高地,力争培育国家级旅游民宿 1 家,省级旅游民宿 1 家,市级旅游民宿 2 家,区级旅游民宿 50 家,民宿村落 5 个,推动民宿产业从 “数量增长” 迈向 “品质引领”。
站在曾家山高处的观景台上,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老宅炊烟袅袅,精品民宿灯火璀璨。这幅美丽的画卷,正是曾家山将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 的生动写照。每一栋焕新的老房、每一处用心的设计,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也在勾勒着曾家山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