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五倍子:科技赋能实现亩产飞跃

近日,绥阳县林业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中国林科院高原所专家参与的测产中,绥阳县五倍子亩产达到 700 斤,这一高产成绩令人瞩目。而就在今年之前,绥阳县五倍子的亩产仅仅只有 30 斤。从 30 斤到 700 斤的巨大跨越,是科技力量与各方齐心协力共同谱写的丰收篇章。

五倍子的价值与绥阳的困境

五倍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多个领域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由倍蚜虫寄生五倍树形成的虫瘿,苔藓则是倍蚜虫的冬寄主。贵州省是全国五倍子林面积最大的省份,而绥阳县的五倍子质量在贵州省内堪称翘楚,其单宁酸含量为 66.55%,没食子酸含量为 74.94%。然而,绥阳县虽拥有 8.3 万亩原生五倍林,却面临着五倍树要么不挂果要么挂果少的难题,今年以前的亩产一直徘徊在 30 斤。

科技攻关与多方协作

2024 年,绥阳县将五倍子产业作为践行“两山论”、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科技攻关,找到了五倍子产量低的症结所在:倒春寒致使倍蚜虫迁飞与五倍树抽枝吐叶不同步,最终导致五倍树结倍少或不结倍。针对这一问题,绥阳县通过人工繁殖育倍蚜虫,确保了倍蚜虫能够适时供给。

在生产的关键环节,如苔藓种植、倍蚜虫收集、倍蚜虫上树、五倍树病害生物预防等方面,绥阳县邀请了中国林科院和省内知名专家到田间地头授课,进行手把手示范。县林业部门的技术骨干常年巡回服务倍农,为种植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此外,绥阳还组建了包括中国林科院高原所杨子祥教授等专家、相关县领导在内的五倍子产业发展群。这个群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便于县林业部门和专家根据巡视情况第一时间进行生产提示和经验推广;另一方面,也为倍农们搭建了政策咨询的快速通道、解决问题的直通车以及相互交流的大课堂,有力地促进了倍农种植技术的整体提升。

产业壮大与就业带动

目前,绥阳县五倍林面积已扩展至 10 万亩,种植大户达到 50 多户,苔藓基地有 27 个,面积达 18500 平方米。还引进了一家生产企业,该企业利用五倍子提取物,每年生产牙膏 1600 万支,生产饲料添加剂 325 吨,其新研发的五倍草本净足喷剂也即将投产。绥阳县五倍子的一二三产共带动就业 2320 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绥阳县五倍子产业从低产困境到高产辉煌,是科技与协作带来的丰硕成果,也为其他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