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过后,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忽冷忽热的,家里人胃口也跟着受了影响。最近,家里那口子和孩子们总说没啥胃口,吃啥都觉得没滋味。当妈的心里头啊,就盼着他们能吃得香、身体棒。
其实,应对这“秋老虎”,不用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老祖宗早就告诉咱们,吃得对比啥都强。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道家常菜,做法简单,食材也常见,保证让全家老小吃得舒舒服服。
宫保鸡丁,香浓下饭
先把鸡胸肉切成大小匀称的小丁,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好了炒出来才更入味。切好后,加点料酒、生抽、淀粉抓匀腌制一会儿。趁着腌肉的功夫,把花生米炸好,黄瓜也切成丁备用。等鸡丁腌好了,热锅冷油,先把鸡丁炒散变色,接着加入花生米和黄瓜丁。调味是关键,来一勺生抽、一勺糖,翻炒均匀,让每颗鸡丁都裹上甜蜜的酱汁,最后撒点葱花,出锅!这道菜香气扑鼻,孩子们肯定能多吃两碗饭。
干锅花菜,清脆解腻
把花菜掰成小朵,焯水断生。锅里放蒜末爆香,加入花菜和少许干辣椒翻炒,淋点生抽,翻炒到花菜微微变色、入味,就可以出锅了。这道菜清脆爽口,特别解腻,是下饭的好帮手。
芹菜炒虾尾,鲜美营养
虾尾处理干净,芹菜切段。热锅冷油,先炒虾尾,炒到虾尾变色,就加入芹菜一起翻炒,放点盐调味,等芹菜断生,虾尾也熟了,就可以盛盘啦。这道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白菜粉条,暖胃暖心
肉切片炒香,加入切好的白菜翻炒,等白菜炒软了,放入泡好的粉条,倒点生抽,焖煮一会儿,让粉条充分吸收汤汁,最后撒点盐调味,出锅!这道菜简单又暖和,在微凉的秋夜里,吃上一碗,浑身都舒坦。
葫芦瓜,清爽宜人
葫芦瓜切片,这刀工考验着咱对生活的耐心。锅里放油,蒜末爆香,加入葫芦瓜翻炒,炒到葫芦瓜变软,加盐调味,就可以出锅啦。这道菜清爽解腻,特别适合这忽冷忽热的天气。
红烧豆腐,软嫩入味
豆腐切块,煎到两面金黄,这可是关键,煎得好吃起来才外酥里嫩。加生抽、少许糖和水焖煮,让豆腐充分吸收汤汁,汤汁收浓后就可以出锅啦。这道菜软嫩入味,老人小孩都爱吃。
这几道菜是不是超级简单?食材都是咱老百姓家里常备的,做起来也不费时间。立秋后天气变化大,常给家人做这些菜,清淡爽口,吃着舒服,身体也能少些小毛病。
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了不起,“顺应天时”可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饮食哲学。啥时候吃啥,吃多少,都有讲究。秋天要“贴秋膘”,但也要滋阴润燥,多吃滋润的食物,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多变的季节。《黄帝内经》里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可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调养身心,与天地合一。
小时候,外婆总会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她总说:“吃饱了,才能干活,才能好好学习。”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外婆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了最美味的菜肴。她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香气扑鼻,每次都能让我连吃三大碗饭。现在我当了妈妈,也学着外婆的样子给孩子做饭,虽然手艺比不上外婆,但我会用心把对孩子的爱融进每一道菜里。
做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在要花心思、琢磨、尝试;简单在于只要用心,就能做出美味,让家人感受到爱。就像这几道家常菜,每一道都蕴含着我对家人的爱,希望家人都能吃得健康、开心。
另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吃得也越来越好,但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少吃油炸食品,少喝饮料,多喝水。秋天来了,天气转凉,除了注意饮食,也要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这几道家常菜大家都学会了吗?赶紧试试吧!你们家立秋后都喜欢吃些什么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说不定能给我提供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