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保安村,草原上的风携带着清新的青草香气,轻柔地拂过每一寸土地。朱春林蹲在地头,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片绿油油的草场上,脸上满是惊叹。他忍不住伸手薅了一把草,那鲜嫩的草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几只活泼的蚂蚱从他的指缝间欢快地蹦跶出去。
“乖乖,这地咋说好就好了?”朱春林心中满是疑惑与欣喜。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这片土地的草皮被犁得七零八落,每到刮风天,漫天的黄沙就像无情的恶魔,糊得人满脸都是,村里人都无奈地把这儿称作“癞子头”。
大清早,苏日嘎拉图就带着执法队在草场边上认真地巡查着。他手里拿着那个会发出“滴滴”声响的铁盒子,那是奥维地图的定位设备。村里人都清楚,这个小小的设备就像是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守护着这片草原。老张头远远地瞅见他们,便赶紧往屋里躲。去年,他因为多犁了半分地,被无人机精准地拍了个正着,结果被罚了五千块钱。“这玩意儿比老鹰眼睛还尖,”老张头跟邻居们小声嘀咕着,“地上掉根针都能瞧见。”
旗里来的技术员小王正蹲在地里,仔细地扒拉着草根,周围围着七八个好奇的村民。“冰草根系能扎两米深,就算遇到旱年也不怕。狗尾草别看它长得不咋地,可固沙可是一把好手。”小王一边说着,一边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就跟咱腌酸菜得掌握火候似的,种草也得讲究搭配。”朱春林凑近了仔细看,发现土里密密麻麻都是草根,难怪今年羊群吃得膘肥体壮。
巴图支书正在村委会门口大声训话,大喇叭的声音震得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地飞了起来。“昨儿个西头老李家羊啃了恢复区的草,按规矩得罚!”底下有人起哄道:“支书你去年不还说要跟执法队干仗吗?”老头儿老脸一红,连忙说道:“那时候不是糊涂嘛!现在谁要动这片草场,我第一个跟他急!”众人听后哄笑起来,笑声惊飞了草垛上打盹的花猫。
傍晚时分,草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几个半大孩子欢快地追着蝗虫跑来跑去,银铃般的笑声在草原上回荡。额尔敦老汉坐在摩托车上,悠闲地数着羊。三百多只羊散在草场上,远远看去就像撒了一地白芝麻。“以前这点草场养两百只都悬,现在反倒宽裕了。”他掏出小本本,认真地算了笔账,光卖羊毛就比去年多挣了万把块。路过恢复区时,老汉特意下车把围栏紧了紧,嘴里念叨着:“可不敢让畜生糟蹋了。”
夜幕渐渐降临,村委会的灯还亮着。苏日嘎拉图正坐在电脑前,专注地标注着明天的巡查路线。屏幕上的卫星地图把每块草场都画得清清楚楚,每一处细节都尽收眼底。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声,仿佛是草原在轻声歌唱。三年前,这里还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如今却成了生态恢复的样板,连市里领导都带着人来参观学习。
朱春林躺在炕上,一边盘算着明天的活计,一边听着媳妇在旁边的絮叨:“后山那片草该浇水了,东头围栏还得加固……”他迷迷糊糊地应着,忽然想起技术员说的那句话——草原就是个银行,本金保住了,利息才能源源不断。窗外的月光洒在草场上,微风吹过,隐约能听见牧草拔节的声响,仿佛是草原奏响的生命乐章。
保安村通过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奥维地图定位等,以及村民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让曾经荒芜的“癞子头”草原重披绿装,实现了从生态破坏到生态修复的华丽转身,为守护生态环境树立了生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