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鲩鱼,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错了。鱼档老板刚捞出来的鱼最新鲜,别选太大的,一斤半左右的鱼肉最鲜嫩。拎回家后,鳞片要逆着刀刮干净,鱼肚子里的黑膜得用指甲抠掉,那东西腥味特别重。记得在鱼背上斜着划三刀,深度别超过半指头。姜要选老姜,切成硬币厚的片,往鱼肚子里塞三片,剩下的铺在蒸盘底部。
腌鱼不用搞得太复杂,半勺盐抹遍鱼全身,再淋一圈料酒,放十分钟就够了,时间再长鱼肉就会变柴。蒸锅的水得烧得哗哗滚着冒白烟再放鱼,一定要用大火!中途千万别掀开锅盖,一斤半的鱼掐着表蒸八分钟准能熟,蒸久了鱼肉会像棉絮一样难吃。判断鱼熟没熟看鱼眼,鱼眼鼓出来发白就说明熟了。
蒸鱼的汤水必须倒干净,腥味全在那里面。葱丝切细点铺在鱼身上,讲究的话用冰水泡过,葱丝会更卷翘好看。烧两勺油直到冒青烟,听到 “滋啦” 声就往葱丝上浇,这一步要是偷懒,整道菜就毁了。生抽别直接淋在鱼身上,要沿着盘子边缘倒下去,咸淡可以自己调节,想让颜色更漂亮,加点老抽也行。
香菜要不要撒看个人喜好,我徒弟就受不了香菜的味儿。趁热吃的时候,第一口先尝尝鱼背,用筷子一戳,鱼肉得像蒜瓣似的散开,蘸点盘底的酱汁,鲜得让人眉毛都跳起来。鱼凉了会返腥气,到时候再怎么处理都救不回来了。配一碗白粥最地道,渔村的老灶台都是这么吃的。
蒸锅的火候最难掌握,家里火力小的话,蒸十分钟更稳妥。有人说锅盖留条缝?纯属瞎扯,蒸汽跑了反而更误事。觉得鲩鱼刺多吃着麻烦?那就挑鱼腩部位,刺少肉还厚实。剩下的鱼头第二天可以煮豆腐汤,能煮得奶白奶白的,可别浪费了。
关键三步要记住:鱼要新鲜且不能腌太久,蒸的时候火要猛,浇的热油得滚烫。饭店里那些花里胡哨的豉油配方没必要,家常的生抽就够用了。有一次见人蒸鱼放猪油,虽然香,但把鱼的鲜味压住了,这是本末倒置。海鱼也能这么做,但鲩鱼的清甜味最配这种做法。
蒸笼盖子一揭开,白汽腾起来的那瞬间,鱼肉刚断生,吃起来最弹牙。放凉了再回锅加热?那还不如直接做红烧鱼。刺多就慢点吃,好味道值得多花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