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第一缕秋风轻拂大地,立秋悄然来临,标志着季节的更迭。尽管暑气可能尚未完全消散,但大自然已开始传递秋的讯息。在这个夏秋交替的关键时期,饮食调养尤为重要。老祖宗讲究“不时不食,不时不养”,顺应时节选择食物,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四道适合立秋前后食用的家常菜,它们不仅做法简单,还能消暑排毒、清热润燥,助你舒舒服服地进入秋天。
凉拌秋葵木耳:清爽解腻的“开胃先锋”
立秋时节,夏日的湿热之气仍在体内积聚,此时一道凉拌秋葵木耳便是绝佳的选择。秋葵,宛如大自然馈赠的“小清新”,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有效润肠通便。木耳则如同身体的“清道夫”,具有清肺润燥、排毒养颜的功效。二者搭配,口感清脆爽口,能轻松扫除夏日的油腻。
制作时,先将秋葵洗净,切掉蒂部,放入沸水中焯烫3 – 5分钟,捞出过凉水后切成小段。木耳提前泡发并洗净,同样放入沸水中焯烫3分钟,捞出备用。接着,调制灵魂料汁,将蒜末、小米椒、香醋、生抽、香油混合均匀。最后,把秋葵和木耳放入大碗中,倒入料汁搅拌均匀。若你喜欢吃辣,不妨多放些小米椒,那独特的辣味会让这道菜更加开胃。
丝瓜鸡蛋炒虾仁:鲜美滑嫩的“营养小炒”
立秋之后,脾胃较为娇弱,需要温和滋养。丝瓜鸡蛋炒虾仁这道菜,堪称贴心的选择。丝瓜作为“立秋第一瓜”,具有清热解暑、润燥通络的作用。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鸡蛋的加入,让整道菜的口感更加滑嫩。
制作时,先将丝瓜去皮切滚刀块,用淡盐水浸泡几分钟以防氧化变黑。虾仁用料酒、淀粉腌制片刻,鸡蛋打散备用。热锅凉油,先炒熟鸡蛋并盛出,再放入虾仁滑炒至变色后盛出。锅中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倒入丝瓜块大火快速翻炒至变色变软,接着倒入炒好的鸡蛋和虾仁,加入少许盐和蚝油调味,迅速出锅,一道鲜美滑嫩的菜肴就完成了。
莲藕玉米胡萝卜排骨汤:滋补润燥的“秋日暖汤”
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燥,“秋燥伤肺”,此时需要滋阴润燥。莲藕玉米胡萝卜排骨汤就是这个季节的滋补佳品。莲藕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玉米清甜可口且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可润肺明目,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能补充体力。
制作时,先将排骨冷水下锅,放入几片姜,烧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将焯好水的排骨放入砂锅,加入足量温水,放入切块的莲藕、玉米和胡萝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慢炖煮1 – 2个小时,直至排骨炖得软烂,汤汁变得浓郁。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一碗温暖滋润的汤就大功告成了。
冬瓜炒肉:清热利水的“清爽肉菜”
虽然立秋已至,但伏天的余热仍在,大鱼大肉容易让人感觉油腻。冬瓜炒肉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完美方案。冬瓜是夏季的“消肿利器”,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搭配上少许肉片,不仅能增添菜肴的鲜味,还能补充蛋白质。
制作时,先将冬瓜去皮去籽,切成薄片。猪肉切片,用生抽、料酒、淀粉腌制片刻。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爆香,先放入肉片滑炒至变色后盛出。锅中留底油,放入冬瓜片大火快速翻炒至变软,倒入炒好的肉片,加入少许盐和生抽调味,最后勾个薄芡,一道清清爽爽的冬瓜炒肉就做好了,既能解暑又能带走体内湿气。
这四道立秋前后的美食,每一道都蕴含着老祖宗的养生智慧,也承载着对家人健康的关怀。生活再忙碌,也别忘了用心吃饭,顺应时节,让身体在美食的滋养下,舒舒服服地迎接秋天的到来。你家在立秋前后有什么特别的饮食习俗呢?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