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线上控价成为了众多品牌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价值的关键任务。线上低价乱价现象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还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那么,线上控价究竟该怎么做?面对线上低价乱价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
线上控价的有效方法
制定价格规则和协议
制定统一且明确的价格标准是线上控价的基础。品牌方需要确定零售指导价、最低限价以及促销活动价格范围等,根据不同电商平台的定位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价格规则。同时,与经销商、代理商、第三方卖家签订《价格管控协议》,在协议中清晰明确价格标准、违规行为的定义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如警告、罚款、暂停供货直至终止合作等,以此来约束各方的价格行为。
建立价格监测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价格监测机制是及时发现低价乱价问题的关键。品牌方可以安排专人定期对重点平台和店铺进行抽查,特别是在“618”“双11”等促销节点,加大排查的频率。监测范围要全面,覆盖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以及微信朋友圈、闲鱼等社交和二手平台,包括品牌直营店铺、授权经销商店铺、未授权的第三方店铺等各类销售渠道,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存在低价乱价的角落。
采取维权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违规主体,要采取不同的维权措施。对于授权经销商的违规行为,首次违规时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警告,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调整价格。如果经销商多次违规,则按照协议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直至终止合作。对于未授权的店铺,可以利用电商平台的规则,以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假货投诉等理由进行投诉。若违规情节较为严重,可通过发送律师函、提起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要求下架商品并进行索赔。
加强渠道管理与品牌意识
严格审核经销商的资质,建立授权店铺公示制度,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哪些是正规授权的销售渠道。定期向经销商通报控价案例,对合规的经销商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促销节点来临之前,提前发布临时价格规则,要求经销商对临期、残次商品明确标注并单独定价,避免这些商品冲击正常的价格体系。
线上低价乱价的处理方式
沟通协商
对于授权经销商的低价乱价行为,首先尝试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经销商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其违规点,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调整价格。如果是因为合理诉求导致低价,如库存积压等情况,品牌方可以协助经销商制定合理的促销方案,这样既解决了经销商的问题,又不会对整体的价格体系造成影响。
平台投诉
若与经销商沟通无效,或者针对未授权店铺的低价乱价行为,可以依据电商平台的规则进行投诉。比如以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等理由向平台提交投诉,平台在核实情况后,会对违规商品进行下架等处理。此外,也可以利用平台的“不当定价”“虚假宣传”等规则对低价链接进行投诉。
切断货源追溯
如果低价乱价是由串货引起的,可以通过乱价商品的物流信息、卖家聊天记录等线索追溯供货经销商,对涉事的经销商启动处罚程序,并要求其召回货物。同时,要求所有授权经销商登记出货对象,禁止向非授权店铺供货,从源头上杜绝低价乱价商品的流通。
法律手段维权
对于多次乱价、影响恶劣的卖家,品牌方可以先发送律师函,告知其侵权的后果。如果卖家拒不整改,可以以“不正当竞争”或“商标侵权”等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线上控价和低价乱价处理需要品牌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制定规则、加强监测到采取维权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维护品牌的市场秩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