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港航集团:从运河名城到内河航运“国家队”的华丽转身

近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相关名单,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一荣誉标志着济宁港航集团在内河港航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获得了国家级权威认可,彰显出强大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运河之都的产业转型之路

济宁,这座有着“运河之都”美誉的城市,曾经因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然而,2012年煤炭“黄金十年”结束,煤炭市场急转直下,环保压力也与日俱增,“黄金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济宁能源集团在这一背景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而济宁港航产业的崛起成为其中最耀眼的部分。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济宁至杭州段是内河航运的重要通道。在国家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内河水运的战略机遇下,济宁能源集团将目光投向了这条古老而重要的运河。2015年,梁山港建设启动,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水洼地上开挖航道、建设铁路专用线,让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县实现连接,打通了“工”字形多式联运大通道。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济宁港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年,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济宁能源集团为主体的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正式组建,标志着济宁港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该集团作为济宁市实施“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战略的核心平台,锚定“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果。高标准推进多个港口群和重点作业区建设,构建起多式联运体系,推动航运物流要素向济宁集聚。同时,加速推进多个临港园区项目建设。2024年,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66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保持增长,连续多年稳坐全省内河港口头把交椅。

智慧与绿色双轮驱动的创新发展

济宁港航积极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加强综合交通设施网络构建,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黄河流域省份、省内外海港互联互通,深化与重点地区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

济宁港航发挥梁山港和龙拱港两大枢纽港优势,强化物流资源聚集,推动河港、兖州国际陆港联动发展,打造京杭运河经济带重要国际多式联运基地,创新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梁山港作为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打造多式联运立体运输体系,形成“丰”字形大通道,实现“公、铁、水”无缝衔接。自通航以来,集疏港量和营业收入连年攀升,连续三年建成百亿园区,“以港育产、以产兴城、港产融合”局面逐渐形成,还获得众多殊荣,包括全国内河港口领域首张“碳足迹、碳中和”双碳证书等。

龙拱港建成全国首个内河智慧化集装箱港口,采用全自动化生产工艺,5G应用获全国一等奖,开通山东省首条运河外贸出口航线。在这里,港口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单位能耗降低,节省人力,为周边企业节省大量物流成本。

新能船业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由济宁港航发展集团联合宁德时代等巨头打造,推出多种新能源船型,满足不同内河航道航运需求。其数字化车间采用先进生产模式,缩短造船周期,提升材料利用率,带动配套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绿色航运产业链。

锚定千亿目标,担当国家战略使命

从开通29条集装箱航线到联动“一带一路”,从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临港园区到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济宁港航以“百万标箱”为新起点,全力冲刺“千亿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贡献内河航运排头兵的力量。

济宁作为国家京津冀“2 + 3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重要节点和京杭运河通航最北端的关键枢纽,肩负京津冀大气联防联控重任,也面临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考验。济宁港航围绕相关建设目标,以“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为方向,为擦亮内河绿色航运品牌、助力济宁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奠定基础,提供“济宁方案”。

济宁港航依托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打造内河多式联运可信数据空间,上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智慧航运大数据中心,实现车、船、货、集装箱智能匹配和全程可视化服务。其29条集装箱航线串联多个核心区域,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52个城市,形成繁忙的“交通大动脉”。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是行业最高级别综合性荣誉之一,济宁港航发展集团入围公示名单,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济宁港航集团将以荣誉为动力,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项目与集疏运体系完善;强化创新驱动与智慧赋能,保持创新领先优势;拓展港产城融合深度广度,提升临港产业竞争力;积极融入双循环,拓展物贸网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强劲的“济宁港航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