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冲击市场的当下,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25 年上半年有 35 款燃油车的销量突破了 5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呈现出分庭抗礼的态势。下面结合乘联会等权威机构的数据,来盘点一下上半年最畅销的十款燃油车型。
10. 吉利星瑞
上半年销量:91,486 辆
2025 年上半年,吉利星瑞的累计销量为 91,486 辆,同比下滑 40.89%。1 月销量冲高至 23,294 辆后,连续 5 个月出现下滑,6 月仅售出 11,238 辆。不过,凭借 9.27 万起的售价以及全系配备 L2 级智能驾驶的性价比优势,星瑞守住了 10-15 万燃油轿车市场的基本份额。再加上超过 65 万的用户基盘,使其在新能源时代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9. 丰田 RAV4 荣放
上半年销量:97,159 辆
丰田 RAV4 荣放上半年销量超过 9.7 万辆,在合资燃油 SUV 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相当有韧性了。但近 20% 的同比跌幅还是暴露出了危机,智能化方面的短板降低了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虽然终端大幅降价在短期内稳定了销量,却透支了品牌的溢价能力。
8. 迈腾
上半年销量:97,418 辆
大众迈腾上半年销量约 9.7 万辆,尽管同比下滑 15%,但仍稳居 B 级燃油车前三。在新能源浪潮以及日系竞品的双重夹击下,迈腾依靠终端超过 5 万元的优惠力度勉强维持住了基本盘,这也反映出合资中高端轿车所面临的共同困境。目前,迈腾凭借德系底盘的口碑和商务属性维系着市场份额,但帕萨特的换代分流了部分用户,智能化的短板也削弱了其产品竞争力。
7. 凯美瑞
上半年销量:98,126 辆
凯美瑞上半年总销量接近 10 万辆,成为广汽丰田的销量支柱,占品牌总销量的近 30%。其智能化升级策略取得了成效,包括接入腾讯生态、优化智能驾驶功能等,同时精准定价,智驾版起售价下探至 16.98 万元,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6. 长安 CS75PLUS
上半年销量:100,188 辆
2025 年上半年,长安 CS75PLUS 累计销量达到 100,188 辆。虽然排名不错,但销量同比下降 54.12%,可见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分流压力。
新车凭借 “大空间 + 高性价比” 守住了燃油车的基本市场,第四代车型轴距增至 2800mm,空间可与中型 SUV 相媲美,全系配备爱信 8AT 变速箱,高配车型搭载 37 寸三联屏、L2 级智能驾驶及 AI 大模型,强化了实用性与智能化水平。
5. 帕萨特
上半年销量:115,162 辆
2025 年上半年,帕萨特家族累计销量达 115,162 辆,延续了 2024 年的强劲势头,同比保持领先地位。其中,6 月单月销量突破 2 万辆,进一步巩固了在细分市场的统治力。
在产品力方面,帕萨特 Pro 搭载了与大疆合作的 IQ.Pilot 智能驾驶系统、科大讯飞语音及百度文心大模型,智能化体验对标新能源汽车。新增的 300TSI 龙耀版限时 16.99 万元起,配合 “舒享升舱包” 等选装方案,实现了高功率动力、哈曼卡顿音响等配置的下放,性价比突出。
4. 大众速腾
上半年销量:119,317 辆
2025 年上半年,速腾累计销量超过 11 万辆,同比增长 8.4%,稳居 A 级轿车细分市场前三,6 月单月销量 22,036 辆,同比增长 6.2%,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统治力。
在售车型延续了经典设计,兼顾了家庭用户对空间与可靠性的需求;搭载 L2 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应对混动竞品的挑战,强化了燃油车的竞争力。下半年有望推出全新一代速腾 L,预计将进一步优化轴距与智能配置。
3. 日产轩逸
上半年销量:136,344 辆
2025 年上半年,轩逸累计销量达 13.63 万辆,位居燃油轿车销量榜第二,但同比下滑显著,达到 – 60.18%。
其中,经典款终端价下探至 7 万区间,1.6L+CVT 动力组合百公里油耗低至 5.9L,座椅舒适性获得了 “移动大沙发” 的口碑。
2. 大众朗逸
上半年销量:136,962 辆
上半年大众朗逸累计销量 136,962 辆,但同比下滑高达 57.59%。为应对市场冲击,其终端价下探至 7 万元区间,朗逸 2024 款限时 8.38 万元起,朗逸新锐 2025 款 6.98 万元起,价格颇具吸引力。下半年朗逸 Pro 即将上市,车身加长 42mm,达到 4720mm。德系品质背书结合 “以价换量” 策略,使其成为合资燃油车防守战的典型代表。
1. 吉利星越 L
上半年销量:146,223 辆
吉利星越 L 以超 14 万辆的绝对优势蝉联冠军,月均销量稳居 2 万辆以上。它凭借 13.72 万 – 18.52 万元的价格,配合 2.0T 动力与 CMA 底盘架构的配置,在 SUV 市场打开了局面。6 月单月销量达 21,668 辆,同比增长 36.9%,成为唯一挤进总榜前三的国产车型。
写在最后
纵观 2025 年上半年,燃油车市场呈现出 “头部集中化、竞争焦灼化” 的特征。星越 L 的登顶标志着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大众凭借多车型矩阵、日系依靠口碑韧性仍在坚守市场份额。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燃油车如果仅靠降价求生,或将加速退场。未来半年,或许是燃油车进行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最后机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