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斤面粉 3 个鸡蛋,解锁美味新吃法

在广东的美食江湖中,大家对面食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其他地区。要说山东人对啥最亲,那非一袋子白花花的面粉莫属。从胶东的花饽饽到鲁西的戗面馍,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那股浓郁的面香。不过今天,咱不搞传统的蒸馒头、炸油条,就用 1 斤面粉加 3 个鸡蛋,教大家做一个连厨房新手都能轻松上手的懒人美味。这美食外酥里软,孩子见了抢着吃,凉了也不硬,保证全家人都夸你是“面食小能手”!

一、轻松三步,手残党也能秀厨艺

【步骤一】和面:鸡蛋液中的甜蜜玄机

先准备一个大盆,敲入 3 个土鸡蛋,用筷子快速“咔咔”打散,不一会儿就成了一碗金灿灿的蛋液。这里有个小秘密,往蛋液里加入一勺白糖(大约 10 克),这样烙出来的面饼会带点微甜,孩子会更爱吃哦!接着倒入 1 斤中筋面粉(约 500 克),再加入 3 克酵母粉(要是天气比较炎热,酵母粉可以减少到 2.5 克)。

重点来啦!先别着急加水,用筷子把面粉和蛋液搅拌成碎疙瘩,然后少量多次地加入 30℃左右的温水。一边倒水一边搅拌,直到盆底没有干粉了,再下手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这个面团要比包饺子用的面软乎一些,摸起来和耳垂的软硬度差不多就对了。揉好面团后,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 1 小时(夏天的时候气温高,发酵速度快,40 分钟就可以)。

这里再给大家分享几个小贴士:

  • 酵母可以直接撒在面粉里,不用先化开。
  • 如果面团粘手,可以抹一点油再揉,千万不能狂加干粉,不然会影响口感。

【步骤二】整形:巧用工具轻松成型

发好的面团会胖乎乎地鼓成两倍大,用手指戳个洞,如果不回缩,就说明面团发好了。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上一层薄面,轻轻揉几下排气(注意别太用力,不然烙出来的面食就不松软了)。

接下来特别简单:不用擀面杖,直接用手把面团按成 1 厘米厚的大饼。要是家里有饼干模具,可以把面饼压成星星、小熊等各种可爱形状(孩子最喜欢了);没有模具的话,就用菜刀横竖切几刀,把面饼变成小菱形块。讲究一点的话,还能把面团搓成几个麻花辫。总之,怎么省事就怎么做。

还有一招很关键:切好的面块别急着下锅,盖上布再醒 10 分钟,这样烙出来的面食会更加蓬松。

【步骤三】煎烙:电饼铛轻松搞定美味

电饼铛上下火预热 2 分钟,底部刷上一层花生油(注意别用黄油,容易糊)。把面块整齐地摆进去,留出一点膨胀的空隙,盖上盖子开中火烙。

给大家分享一个计时小诀窍:

  • 第一面烙 3 分钟,掀开盖子翻面的时候,就能闻到浓浓的麦香。
  • 翻面后再烙 2 分钟,两面金黄带着脆壳就可以出锅啦!
    要是你喜欢吃更酥脆的口感,翻面的时候再刷一点点油,保证咬一口“咔嚓”响!

二、外酥里软,凉了不硬的绝佳零食

刚出锅的小零嘴,趁热咬上一口,表皮酥得掉渣,内里却像棉花糖一样软乎,鸡蛋的香气和面粉的甘甜完美融合,越嚼越上瘾。放凉后装进保鲜袋,第二天给孩子塞到书包里,课间饿了吃一个,保准同学都馋得流口水。

我家那个挑食的娃,以前吃馒头都得撕皮啃芯,现在直接上手抓,还说:“妈妈这个比薯片还香!”它可以配豆浆当早餐,搭酸奶当下午茶,空口吃也能干掉半盘。关键是做这个不用揉面揉到胳膊酸,也不用担心油锅溅一身,电饼铛“滴滴”两声就搞定,简直是上班族妈妈的偷懒神器。

三、经验宝典大分享

发酵讲究温度

夏天的时候气温高,酵母的活性强,面团发酵速度快;冬天温度低,酵母的生长活动缓慢,发酵就比较慢。冬天可以将面团坐在温水盆上,这样能加速发酵。

口味自由搭配

爱吃咸口的,在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椒盐、五香粉,就能做出咸香可口的面食;要是喜欢甜食,还可以撒点芝麻,让面食的甜味更上一层楼。

造型随心发挥

做面食的时候,边角料面团可别浪费。把它搓成小球,烙完就像迷你甜甜圈,孩子玩着吃更开心。

就像有些山东人蒸馒头时不小心碱放多了,馒头硬得能砸核桃。不过,这就是山东人做面食的智慧,藏在这些一点就通的小窍门里。赶紧舀面打鸡蛋去吧!保准你家饭桌上,今晚就飘出这勾魂的麦香味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