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牛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上周收拾冰箱冷冻层时,我发现了一块不错的牛腩,便决定用它来炖一锅火锅。要挑牛腩,就得选带点筋膜的,这种部位炖煮久了口感软糯,有嚼劲,纯瘦的牛腩反而容易柴。买回来别急着下锅,先放在冷水里泡上一个多小时,让血水慢慢渗出,这样能去掉一大半的腥味。泡好的牛腩切成麻将块大小,太大不容易炖透,太小煮的时候容易散开。切的时候要顺着纹理下刀,这样炖出来的肉丝分明,不会碎糟糟的。
把锅接满冷水,将牛腩块直接放进去,开大火烧水。水沸腾时,会浮起很多像脏泡沫一样的浮沫,得用勺子耐心地撇干净,这一步可不能省略。等浮沫撇得差不多了,把牛腩捞出来,用温水冲洗一遍,可千万别用凉水激,否则肉会发紧。这时就可以拿出砂锅或者厚实的铸铁锅,烧点热油,放入几片姜和拍松的蒜头爆香,香味出来后就把牛腩倒进去翻炒。炒到肉块边缘有点焦黄,逼出一些油脂,这样汤底才会足够香浓。
汤底的关键在于药材,但药材别放太多。家里常备的当归放两三片就够了,放多了药味重,会抢了肉香。再放一小段桂皮、一小块陈皮、两三个拍破的草果和一小撮丁香(千万别多,几粒就行),把香料包好扔进锅里。加热水时一定要加热水,冷水会让肉收缩变硬。水要一次加足,没过牛腩还得高出一大截,因为炖煮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最小火,盖上盖子慢慢炖煮。火候要掌握好,讲究文火慢炖,锅里只能看到偶尔冒上来小气泡,汤面微微波动就可以了,大火猛滚会把汤熬干,肉也容易散。
炖煮大约两个小时,用筷子能轻松插透牛腩最厚的部分,就差不多了。这时尝尝咸淡,加点盐调味,注意盐一定要最后放,放早了肉容易柴。汤底的浓郁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握,喜欢浓的就多收会儿汁,觉得刚好就行。炖好的牛腩连汤一起倒进火锅里,就可以准备开吃啦。
配菜可以随手取用身边的食材,白萝卜切成厚片,放进汤里煮透,吸饱了肉汤的白萝卜比肉还受欢迎。炸豆腐泡是绝配,它蜂窝状的结构吸汁能力一流。青菜的话,生菜、娃娃菜、茼蒿都可以,洗干净装盘就行。蘸料简单点反而更好,以沙茶酱打底,加点蒜泥、香菜末,淋点炖牛腩的原汤搅匀就可以了,复杂的调料反而会遮盖肉汤的本味。
吃的时候,把炉子点着,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牛腩炖得软烂,筷子一夹就散,筋膜部分颤巍巍的,胶质都炖出来了,吃着黏嘴。夹一块肉在酱碟里滚一圈,送进嘴里,肉香混合着药材的温和香气,汤头浓郁挂唇。再烫一片青菜,清清口,接着再吃块肉。灶上炖着肉,满屋都是踏实的香味,冬天吃这样一锅,浑身都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