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软科公布了 2025 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师范类高校榜单,157 所高校参与排名,引发广泛关注。

在这份榜单中,北师大稳居榜首,以全国第 19 位的排名彰显其卓越实力。华东师大紧随其后,位列第 30 位。东北师大排名第 45 位,展现出老牌师范院校的深厚底蕴。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师大上升两位,跃居第 4 位,凸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南京师大则下滑 6 位,位居第 5。陕西师大、华南师大、福建师大、湖南师大分列第 6 – 10 位,其中福建师大成为排名最高的非“双一流”师范类高校。
此次排名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表现惊人,从去年的第 558 位飙升至第 385 位,猛涨 173 位,堪称一匹黑马。石家庄学院和廊坊师范学院也分别上升了 127 位和 114 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渭南师范学院下滑 67 位,咸阳师范学院和宝鸡文理学院各下滑 56 位,西安文理学院下滑 42 位,令人惋惜。
当前,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未来必将有不少幼儿园和中小学面临关闭,这直接导致教师需求大幅减少。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必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对师范生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普通师范生若不提升自身竞争力,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部分普通师范院校也可能因招生困难等问题而走向倒闭。
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凭借顶尖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无疑是报考的首选。这些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认可度极高,能轻松进入各城市的初高中任教。
省属重点师范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强大的实力。它们在本省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其毕业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也更具竞争力。
在全国 142 所师范类高校中,排名较为靠后的高校未来可能面临合并或淘汰。预计全国最多只能保留 100 所左右的师范院校。师范高校前两名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作为 985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势明显,能轻松进入各城市初高中任教,认可度极高。第三、四名的东北师大和华中师大为教育部直属的 211 高校,都能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东北师大学科优势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在全国排名前列;华中师大则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生源和广泛的就业范围,赢得众多考生青睐。第五、六名的南京师大和陕西师大,南师大发展迅速,实力超越陕西师大,拥有 6 个 A 类学科,而陕西师大最好学科仅为 B + 。
在报考时,不能仅仅依赖排名,还需综合考量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对于 2024 年录取分数线,前 100 强师范大学从 456 分到 629 分不等,500 分能上的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分数线 TOP5 师范大学依次为华东师大、北师大、北师大珠海校区、华中师大、首都师大。211 师范大学的分数线中,华中师大 597 分、南京师大 580 分、华南师大 578 分、陕西师大 566 分、东北师大 560 分、湖南师大 554 分。
志愿填报可以参考以下梯度:前 30 名师范院校是各省重点扶持的高校,实力强劲,是中小学教师的优质培养基地,本省认可度高,建议优先选择;31 – 50 名师范院校属于省内第二梯队,适合中等分数段学生报考,毕业后能到县级中小学任教;51 – 100 名师范院校为第三梯队,报考时需挑选专业,若选择公费师范生,未来可能分配到乡镇或农村学校。总之,选择师范院校需全面考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明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