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东部沿海,有一座城市如同一颗低调的明珠,它三面环海,东接威海,西南连青岛,与大连隔海相望,拥有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占据山东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大小海岛多达230多个。这座城市就是烟台,一个夏天平均气温仅25度,海风宜人,还荣获“最佳避暑城市”奖的地方,然而它却常常被青岛的光芒所掩盖。
宁静海滨,别样风情
当我踏上烟台的土地,便真切地感受到了它与青岛的截然不同。青岛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而烟台则显得人少清净。在这里,海鲜摊子随意地摆在路边,本地人买完海鲜直接带回家烹饪,享受着最纯粹的海鲜美味。早市上的带鱼、螃蟹新鲜得仿佛还带着大海的气息,摊主大叔热情地教你挑选活海鲜,不用担心在景点附近被宰。烟台的GDP在全省名列前茅,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全省第一,但烟台人从不张扬,他们踏实专注地搞海洋牧场,张裕葡萄酒和万华化工等企业闻名遐迩。
原生态海岛,自然奇观
烟台人对海有着深厚的情感,但他们不像青岛那样到处悬挂旅游标语。长岛,作为全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悬崖边的九丈崖气势磅礴,让人不禁为之惊叹;退潮时,长山尾分界线清晰可见,一边是清澈的黄海,一边是浑浊的渤海,形成了一道奇妙的景观。养马岛如今逐渐火热起来,环岛路沿途蓝天碧海,美不胜收,傍晚时分,那橘子味的日落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而大黑山岛则保留了更为原始的生态,火山岩如龙脊般伸进海里,骑着电动车绕岛一周,还能碰到采牡蛎的渔家,他们淳朴善良,不收钱,只希望游客不要踩坏礁石上的海蛎子。
神奇景观,文化交融
烟台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芝罘岛在夏天雨后常常出现海市蜃楼,古人视之为蓬莱仙境。我曾有幸在沙滩上等待,亲眼目睹了远处虚幻的城市轮廓突然浮现,那一刻,连旁边的大爷都以为我中邪了。烟台山上的领事馆群也是一大特色,英国领事馆改成了咖啡馆,德国教堂成了美术馆。在周末,坐在咖啡馆里,看着百年前的彩绘玻璃,听着外面海浪的声音,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这里不仅有自然奇观,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美食天堂,惬意生活
在烟台,美食也是一大亮点。朝阳街这条四百米长的老街上,法国建筑里隐藏着韩式炸鸡店,本地阿姨一边包鲅鱼水饺,一边用韩语数钱,不少韩国人专门跑来品尝辣炒梭子蟹。海鲜市场现买的海胆蒸蛋嫩得能吸进去,搭配本地苹果酿的酒,酸甜可口,十分开胃。烟台的水果丰富多样,樱桃、苹果、梨子随手可得,去莱阳梨园摘果子,农民伯伯还嫌你挑得太慢,让你随便抓筐,多了的都喂猪了,这种淳朴的热情让人倍感温暖。
绝美公路,生态奇景
烟台的公路同样令人称赞。滨海观光大道长达168公里,开车从烟台山直通养马岛,沿途风景如画。路过渔人码头时,北美风格的木栈道伸进海里,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泛着金色的光芒,这里没有人卖纪念品,也没有人摆摊,只有几个大爷在悠然地钓鱿鱼。万鸟岛更是壮观,坐船靠近时,上万只海鸥冲过来,面包屑撒在空中,白茫茫一片,仿佛天上下起了雪,让人惊叹不已。
烟台人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他们觉得自己运气好,拥有海市蜃楼、橘子日落、九丈悬崖等美景,但他们并不热衷于宣传。领事馆变成咖啡馆,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安静看书的地方;朝阳街的老洋行改成艺术馆,展览的是最土气的渔网编织手艺。他们骨子里透着一种仙气,赶海时告诉你“慢慢捡,潮水退到哪算哪”,做生意时说“别挑太贵的,够吃就行”。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豁达和知足,让他们觉得清风海浪和现捞的海鲜,自己享受就好,无需过多的宣扬。烟台,这座被忽视的海滨城市,正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它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