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草”致苏皖暴雨 华北黄淮高温肆虐》

一、台风”竹节草”持续影响华东
今年第13号台风”竹节草”自生成以来,其移动路径和降雨影响持续牵动华东地区神经。8月1日最新气象数据显示,该台风已由江苏缓慢移至安徽境内,造成苏皖交界处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监测显示,昨日8时至今日6时,江苏盐城、南通及安徽芜湖、安庆等地出现局地大暴雨,单日降雨量突破200毫米。

气象专家指出,”竹节草”移动速度异常缓慢,预计将在苏皖一带滞留超过48小时。这种”龟速”移动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中央气象台已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提示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需警惕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特别是浙江北部山区,由于前期降雨偏多,土壤含水量饱和,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显著增高。

二、华南地区强降雨分散分布
与华东地区的持续性强降雨不同,华南地区的降雨呈现明显的分散性特征。昨日至今晨,广东、广西、云南及台湾岛等地均出现明显降雨,其中台湾岛高雄和屏东局地更是遭遇特大暴雨。这种降水分布特点与台风”竹节草”的外围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地区的强降雨虽然范围广,但单点强度大。气象部门提醒,广西南部、广东东部等地的居民需特别关注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同时,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干旱地区可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三、北方地区降雨明显增多
在华东、华南持续降雨的同时,北方地区也迎来明显降水过程。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套地区昨日出现大范围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中雨级别。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降雨也将逐渐增多,这对缓解当地旱情、改善土壤墒情具有积极作用。

气象专家分析,此次北方降雨过程主要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前期气温偏高,此次降雨过程可能伴随明显降温,需防范气温骤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同时,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需警惕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四、中东部地区高温热浪来袭
与降雨区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正经历今年入夏以来最强高温过程。预计8月上旬,四川盆地、陕西关中及华中等地将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重庆、西安等地的最高气温将频繁突破40℃大关。

气象数据显示,此次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特别是8月3日至6日,高温强度将达到峰值,重庆、武汉等地的日最高气温可能连续多日超过40℃。更值得关注的是,夜间最低气温也将维持在25℃以上,形成”昼蒸夜煮”的酷热天气模式。

五、防灾减灾与应对建议
针对当前的天气形势,气象部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华东地区需重点防范持续性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山区要警惕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是华南地区需关注短时强降水可能导致的城市内涝;三是北方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蓄水保墒工作;四是中东部高温地区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户外工作者和老弱病幼群体要特别注意防范热射病。

专家特别提醒,重庆、西安等地未来几天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对电力供应、城市运行等带来严峻考验。相关部门需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同时,公众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注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结语:
当前我国天气形势呈现”南雨北热”的格局,气象灾害风险点多面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公众也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共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