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的外交舞台,中国释放出两颗重磅 “旅游炸弹”: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至 2026 年 5 月 31 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个南美国家将享受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也将于 6 月 1 日正式落地生效。这场签证政策的 “蝴蝶效应”,正为全球经贸合作与旅游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南美市场:免签开启赴华热潮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巴旅行社负责人陈秀华难掩兴奋:“中国对拉美五国免签,将彻底改变巴西人赴华的格局!” 过去,繁琐的签证手续让不少巴西商务客和游客望而却步,如今,免签政策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东方的便捷之门。许多巴西人不仅想亲身体验中国市场,更希望挖掘潜在的贸易机遇。陈秀华透露,公司已着手策划特色旅游产品,并与国内旅行社展开合作洽谈,誓要抓住这一 “黄金商机”。
圣保罗的中国旅行社负责人杨先生也感受到了市场的 “热浪”。近期,咨询赴华旅行的电话络绎不绝,他预计今年通过该旅行社赴华的巴西人数将增长 15%。巴西媒体纷纷点赞这一政策,《环球报》称其为 “访问中国的绝佳利好”,247 新闻网则认为这是中拉深化合作的重要一步。
数据印证了市场的火爆。携程平台上,阿根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 168%,巴西、智利订单增幅均超八成;去哪儿数据显示,“五一” 期间南美五国护照预订中国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 15%。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指出,免签政策不仅带来了游客流量,更将推动中拉文化的深度对话与交流。
中乌双向奔赴:从 “小众” 到 “热门” 的华丽转身
今年 “五一”,乌兹别克斯坦一跃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在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的姜添感叹:“热门城市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景点前满是中国游客的身影。”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游客赴乌旅游订单同比增长 60%,5 月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的游客数量更是较 4 月翻倍,其中银发族占比高达六成。
6 月 1 日生效的中乌互免签证协定,将进一步拉近两国距离。此前,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举办 “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 等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今年前两个月,乌兹别克斯坦接待中国游客约 1.4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推行的 “友好中国” 体系,为中国游客打造了贴心的旅行环境。机场、酒店和餐馆随处可见中文标识和菜单,中文服务人员和中国主流支付平台的引入,让中国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随着游客的涌入,乌兹别克斯坦的旅游业正从 “资源驱动” 向 “体验驱动” 转型,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支付普及等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双向旅游热潮下,中乌两国旅游企业合作不断升温。在 2025 广州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涵盖旅游推广、业务交流及联合投资等领域,标志着中乌旅游合作迈入新阶段。
政策红利释放,地方积极响应
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出,中亚、中东欧、拉美等 “新兴” 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多家旅行商计划在 2025 年大力拓展这些市场,迎接更多入境游客。携程等旅游企业也积极创新,优化出入境游体验,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共享发展红利。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抢抓入境旅游发展机遇。四川推出 20 条措施,从签证通关、交通、服务环境到产品供给全面优化;山东计划每年新开或加密 8 条以上国际航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湖南聚焦新产品、新业态培育,完善入境旅游产业链;广西则通过奖补政策,鼓励旅行社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推进、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中国入境游市场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媒体纷纷预测,中国扩大免签范围将重塑全球旅行趋势,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使中国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这场免签浪潮,正推动中国出入境旅游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