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畔,一座现代化车站正以其独特魅力诠释着”未来之城”的无限可能。雄安站自开通运营以来,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成为展示雄安新区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通过科技、文化与绿色的完美融合,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科技创新:智慧车站的典范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从诞生之日起就镌刻着创新的基因。这座建筑面积达47.52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自2020年12月投入运营以来,不断刷新人们对现代车站的认知。
走进雄安站,科技感扑面而来。22个岛式风亭不仅是空调系统的载体,更是集5G信号放大器、消防报警器、空气净化器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智慧大脑”整合了8大系统,实现了设备信号的实时采集与自动调节。当列车进站时,站台照明、电梯缓行、空调系统会自动调整到最佳状态,既保证舒适度又实现节能目标。
“现在的雄安站与2021年相比变化太大了。”经常往返京雄的周先生感慨道。确实,如今的雄安站在服务设施上更加完善,环境更加舒适,日均客流量显著提升,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文化传承:千年文脉的现代表达
雄安站不仅是科技的展示场,更是文化的传承地。站内处处可见的文化元素,让旅客在匆忙的旅途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主题装饰是雄安站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珐琅和镀金工艺制成的节气印章,配以优美的古诗,点缀在岛式风亭两侧。”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旅客李先生驻足欣赏时,不禁为这诗情画意所打动。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的设计,让人们在候车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年轮”数字艺术装置更是成为车站的文化地标。这个不断转动的轮盘,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又寓意着雄安新区的蓬勃发展。它与周边的雄安体育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一起,构筑起新城的文化骨架。
绿色发展:可持续的未来
从设计之初,绿色环保理念就深植于雄安站的血脉中。站顶4.2万平方米的光伏组件构成了”会发电的车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天窗下方布置的大量绿植,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旅客提供了清凉舒适的候车空间。
“在天窗下晒太阳一点都不觉得热。”客运员孟晓兰的话道出了绿色设计的用心之处。这种将生态环保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理念,正是雄安新区发展模式的缩影。
如今,每天有20对城际列车往返京雄之间,最快50分钟即可抵达。这座车站正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务,促进着京津冀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
雄安站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未来之城”的大门。它用科技提升效率,用文化滋养心灵,用绿色守护未来,完美诠释了新时代交通枢纽的发展理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车站,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