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葡萄产业: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在闽北邵武市沿山镇芹田村的葡萄园里,绿意盎然的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这片”甜蜜产业”的背后,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正用稳定电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电力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更推动了现代农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电力保障:葡萄产业的”生命线”

芹田村的葡萄种植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紫绿相间的葡萄果实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然而,葡萄生长对电力供应有着极高要求,灌溉系统、温控设备等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支持。涂桂贞作为葡萄园主人,对此深有感触:”天气热,葡萄马上就要采摘了,灌溉用电设备一天也不能停,多亏了你们经常过来巡查保养。”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今年已累计开展30多次专项用电检查,及时消除用电隐患,确保葡萄园电力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去年采收期遇到的停电困境让涂桂贞记忆犹新,而今年供电所工作人员不仅加强巡查,还手把手教授应急处理方法,这种”保姆式”服务让农户倍感安心。

智能电网: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电力保障,更需要智能化的电力服务。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为芹田村葡萄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让农户可以远程监控电力消耗,科学安排灌溉时间,避免电力浪费的同时提高了用水效率。

“现在我们不仅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还有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涂桂贞高兴地说。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葡萄园管理更加精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直接转化为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这种”电力+智能”的模式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电力扶贫: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电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芹田村葡萄产业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稳定的电力供应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转化为农户收入的增长。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加强农业产区配电设施改造,让更多农村地区享受到优质电力服务带来的发展红利。

电力扶贫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能源,更在于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为农业产业升级创造条件。芹田村的案例证明,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电力与农业:乡村振兴的”黄金搭档”

芹田村的电力保障故事折射出中国乡村振兴的普遍需求。电力不仅是基础设施问题,更是关乎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福祉的关键因素。从葡萄园的灌溉系统到智能电网建设,电力服务正在从”保障型”向”赋能型”转变。

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力将在乡村振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农业从业者也需要提升电力使用技能,实现”电力+农业”的深度融合。这种协同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甜蜜产业”在广袤乡村茁壮成长。

芹田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当电力保障与农业需求精准对接,当智能电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就会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这不仅是芹田村的故事,更是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正在书写的现代化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