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燥邪悄然兴起,养肺成为了养生的关键。为何说立秋定要养肺呢?在中医理论里,秋属金,而金主肺。《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却常常与养肺之道相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会消耗身体的津液;频繁食用烧烤、辣火锅等食物,更是助长了燥火。很多人在立秋后出现咳喘咽干的症状,甚至凌晨三点被呛醒,这其实都是肺粘膜变薄、免疫力下降的表现。就拿门诊里一位63岁的阿姨来说,立秋后咳喘不止,医生询问后发现她依旧西瓜照啃、辣椒照拌。要知道,肺燥就如同旱地裂痕,等到咳嗽发作再去滋润,就已经晚了。
五白入膳,开启润肺之旅
百合——安神润燥的“解郁花”
百合性微寒平,对于干咳少痰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它能够清心火、润肺窍,特别适合夜里辗转难眠的人。在食谱方面,鲜百合炒西芹是一道脆嫩解郁的佳肴;百合莲子粥也很不错,取30克百合、20克莲子和粳米,慢火煨煮,能煮出胶质,滋养身体。
梨——天然润肺“降燥弹”
梨具有生吃清火、熟食温润的特点。不过,脾胃虚寒者在食用时需要注意,可将梨剖开去核,填入蜂蜜蒸透。在银耳雪梨羹里加入枸杞,不仅甘甜可口,还不会伤脾。
银耳——平民的“燕窝”
银耳富含植物胶质,能够裹住燥气,其含有的多糖类物质还可以修复呼吸道粘膜。食用银耳时,秘诀是冷水泡发2小时,这样胶质会更加稠密。加红枣、桂圆炖成羹,晨起喝上一碗,润肺效果堪比药物。
莲藕——秋燥的“解压阀”
莲藕生榨汁有凉血止衄的功效,是鼻出血的克星;熟炖汤则能健脾养肺。排骨莲藕汤是一道经典配伍,拍块老姜,撒上白胡椒驱寒,当汤泛起奶白色时,那是藕粉与骨髓的润肺盟约。
山药——脾肺双补的“黏合剂”
山药含有黏液蛋白,能够保护胃壁;其皂苷物质还能润肺泡。山药枸杞排骨汤是一道不错的药膳,取200克山药和300克排骨,先焯水后炖煮,肉烂时撒上枸杞,一勺汤就能润透三焦。
立秋润肺三大忌
忌辛烈
辣椒、姜蒜等辛烈食物会耗散肺气,建议换成柠檬汁、乌梅酱等调味料。
忌寒凉
立秋后,西瓜、冰饮等寒凉食物要停止食用,“秋瓜坏肚”并非没有道理。
忌干烤
烧烤、炸鸡等干烤食物助火邪,蒸煮炖焖才是养肺的正确烹饪方式。
延伸润肺方案
除了五白入膳,还可以通过茶饮和穴位按摩来润肺。茶饮方面,用玉蝴蝶和百部各3克,沸水焖泡,咽痒干咳者连饮三日。穴位按摩可以揉合谷穴(虎口处),晨起按压3分钟,有助于肺经通畅。
数据显示,70%的慢支患者秋季复发,原因就是忽略了立秋这个“润肺窗口期”。现在就行动起来,炖上一锅银耳雪梨羹,泡上一杯蝴蝶百部茶。要知道,肺喜润恶燥,养好了肺,整个冬天都能不咳不喘。记住,肺气足则百脉通,现在吃对食物,寒冬自会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