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世界里,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总能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火花。河南卫视《艺路生花》节目汇聚了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他们以矿石、苏扇、妖怪传说、潮流艺术和水晶为媒介,演绎着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精彩对话。
矿石画师:用科学描绘地球记忆
中央美院博士葛若雯被誉为”矿石科学绘画师”,她用画笔让冰冷的地质标本焕发生命力。在她的作品中,幽灵水晶内含植物、动物、微生物,展现自然界的自我循环;人造物系列则揭示矿物如何成为支撑人类文明的”隐形骨架”。《岩絮》系列更是惊艳——用柔软的羊毛毡包裹冰冷矿石,让4.5亿年的水晶在指尖”融化”。这位亚洲青年新秀奖金星奖得主,正让实验室里的标本走进美术馆的聚光灯下,搭建起科学与艺术的桥梁。
苏扇传承人:十几种非遗技艺的方寸之美
国家非遗项目制扇技艺传承人盛春,30余年只专注于一件事——让失传的绢宫扇技艺重获新生。她的团扇集结了缂丝、双面绣、银錾刻等十几种非遗工艺,单是扇骨的制作就耗时九个月。失败竹料堆积如山,却锻造出极致工艺。”5岁跟着母亲学刺绣的经历,让我对传统工艺有着刻进骨子里的敬畏。”她创新设计的「苏州园林扇」,将月洞门、曲桥等元素融入扇面,让古典美学接上当代气息。
妖怪画家:古老传说的温柔重生
“小时候爸妈忙,常把我锁在家里,就靠瞎想解闷。”留守儿童的经历成为喵9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的画作颠覆了传统妖怪形象——《山海经》中的「东海大鱼」驮着嬉笑的人群,偷蟠桃的妖怪摔在云端却笑得开怀。承袭宋画技法的他,在妖怪的眼角加了抹笑意,背景里藏着童年记忆。”妖怪故事从来不是恐怖传说,而是古人写给世界的温柔情书。”
潮流艺术家:走神星球的奇幻世界
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的”绿色岩浆”,用色彩和大开的脑洞打造出”走神星球”。《赤信号》中的人物有的狂奔,有的躺平,有的对着空气比划,活脱脱是刚毕业年轻人”勉强打工”的真实写照。她的作品从当代绘画到街头艺术,从装置到插画,总能打破艺术边界。”星球居民都带着我的印记:尖尖的鼻子、刺刺的头发、不聚焦的眼神。”她的画有一种魔力,让人驻足观看的同时,瞬间获得脱离当下的奇妙感受。
水晶造器师:让亿年时光发声
王贵峰让4.5亿年前的水晶”开口说话”——不仅能做成会”转变茶质”的茶具,还能雕出能奏八音的编磬。复原的战国水晶杯壁薄如蝉翼,光透过去能看见指纹。”古人说’金声玉振’,水晶的分子结构特殊,音色自带一种空灵的’宇宙感’。”对他而言,传承不是守着老物件,而是让亿年矿石在当代生活里继续发光。
结语:艺术在热爱中绽放
五位创作者用不同的载体诉说着同样的热爱。艺术从不在遥不可及的殿堂,而在对热爱的死磕里,在让传统与当下对话的坚持里。今晚21:23,锁定河南卫视《艺路生花》,一起感受艺术跨界的美妙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