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足球的世界里,62岁的贾秀全再次成为焦点。他时隔4年重返女足执教舞台,这一次,他带着“老班底”来到了长春女足,这一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争议与期待交织在一起。
8月18日,贾秀全执教长春女足的消息炸开。其实,他和团队早在16号下午就抵达了长春,两天后官宣,瞬间点燃了球迷的火气。有人觉得这是破局之举,认为他经验丰富,能带领球队走向稳定;但也有人质疑,觉得这不过是足球圈子里反复循环的老套路,老套路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贾秀全在中国足球界是个颇具话题性的人物。年轻时,他在球场上踢得有板有眼,后来转型当教练,辗转八一队、陕西国力、申花、建业等多支球队,留下了不少足迹。2018年5月,他接过中国女足的教鞭,登上“国家队主帅”的高位。那几年,他带领球队取得了一定成绩,雅加达亚运会拿到亚军,世界杯闯进16强。然而,东京奥运会却成了他的滑铁卢。比赛中,球队一地鸡毛,输给巴西、平赞比亚、被荷兰虐得惨不忍睹,一共丢了16个球,让球迷们不忍直视。成绩有好有坏,但到了关键时候,他的一些老毛病就暴露无遗。合同到期后,他悄然离队,消息也是不声不响地传出来。可没想到,没过多久,他又出现在长春女足的名单里,颇有“走马灯”的感觉。
除了东京奥运会的糟糕战绩,贾秀全还有两桩旧事让球迷们记忆犹新。一是“王霜事件”。他曾说“我的队伍不需要球星”,这话一出口,网络瞬间炸锅。王霜作为女足的头号核心,在他手下常常被雪藏,最强球员得不到施展空间。有人觉得他是在管理团队,也有人认为他是在打压异己,至今这事儿也没个定论。二是“天价茶叶风波”。前建业球员爆料,贾秀全执教时暗示球员买他十万一斤的天价茶叶。这操作让球迷们觉得怪怪的,足球场上本应拼本事,背后却似乎有着“送礼链条”,让整个足球圈子看起来像宫斗剧。
长春女足目前的状况也有些尴尬。赛季前17轮,6胜7平4负,排第七,刚刚卡在中游。队里国脚不少,高晨、姚凌薇、乌日古木拉、刘婧等都是国家队球员,纸面实力不差,但成绩就是上不去。球迷们不禁质疑,换了贾秀全能有啥大变化?还是只是换个主帅图个心理安慰?
有球迷调侃,足球不是炒冷饭,靠的是新鲜血液。贾秀全带来的团队班底和原来没多大区别,年纪大了,思想未必跟得上年轻球员的节奏。让这些小姑娘跟着一个62岁的老头练球,能不能练出花样,还是又陷入老一套,谁都不敢跳出来,都是未知数。
王霜的事儿就像一道坎。没有核心球星,谁来扛关键球?团队合作固然重要,但如果每个人都平庸,谁能带队冲出亚洲?王霜在巴黎踢得风生水起,回国却坐冷板凳。这是管理的需要,还是压制天才,球迷和教练各执一词,始终说不清。
天价茶叶那茬也让人无语。足球圈子里,关系网、送礼风气就像一锅翻来覆去的老火汤,味道始终不变。有人说大家习惯了,但习惯的就一定是对的吗?球场拼实力,背后却拼关系,这事儿搁谁家都觉得别扭。贾秀全这笔账,无论真假,都成了他名声上的疤痕。
长春女足请贾秀全,或许是想过冲击排名。队里人才不少,但成绩一直不温不火。有人分析,既要发挥球员个人能力,也要保持纪律,但贾秀全的用人思路真的能让球队破局吗?还是又像以前一样,打打平平,争议不断?
中国足球老是出现老将回归,新人上不去的情况。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也得有机会。队伍里如果全是老人,年轻人还有成长空间吗?贾秀全带队,是不是又在重复过去的路?
球迷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老贾经验丰富,能稳住更衣室;另一派则认为足球需要创新,不能老是同样的人来回折腾。到底是传承还是停滞,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舆论场上声音激烈。有人说贾秀全是定海神针,也有人说这只是“换汤不换药”。还有人留言“足球圈要的是成绩,不是面子”,也有人怼“用人唯亲,迟早会翻船”。球迷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
贾秀全的回归其实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缩影,经验主义和创新改革来回拉扯。一直走老路,很难有新突破。62岁的老教练,带着国字号班底,能不能给长春女足带来新变化,能不能用好王霜这样的核心球员,还是会回到以前的老套路,让队伍继续原地踏步,答案还未揭晓。
老教练回归,是传承还是画地为牢?中国女足到底该靠老将稳定,还是放手让新生代发挥?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球迷们心里有想法,在评论区争论不休。贾秀全这回回来,是要证明自己不是“养老院主帅”,还是又一次让球迷失望?十万块钱的茶叶有多香,能香过女足的成绩吗?王霜还会不会被压制?新一季的女超联赛,长春女足是能一飞冲天,还是继续平庸,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