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出伏!“秋老虎” 或发威 60 年?庄稼人赶紧备好这几招

后天就要出伏了,可这老天爷的热劲儿丝毫没有要消退的意思。老辈人常说 “秋包伏,热得哭”,今年立秋之后还连着十天末伏,看来这股热辣劲儿一时半会儿是过不去了。

副热带高压像生了根似的赖着不走,长江两岸的人们恐怕要热到白露之后才能喘口气。玉米的叶子被晒得卷成了筒状,在灌浆期遇上这样的高温,收成肯定要打不小的折扣。北方的果园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午气温一旦达到 35℃,苹果就容易被晒出日灼斑,影响品质和收成。

养鸡场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夜里温度 18℃,中午却飙升到 35℃,巨大的温差让鸡群出现应激反应,养殖户不得不给鸡群添加维生素来缓解。菜农马大姐早就吃过高温的亏,茄子被晒蔫之后,她赶紧在菜地搭起了遮阳网,这才让损失没进一步扩大。

气象站的数据显示,受全球变暖影响,今年极端高温的天数比往年多了四成。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虽然管用,但也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就像 “出伏雨” 要是等不来,就得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水稻田不能再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了,分次施肥防止水稻贪青晚熟才是正确的做法。种葡萄的孙师傅有自己的妙招,他用三层套袋保护阳光玫瑰,能有效避免果实被晒黄。

村医提醒大家,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气温最高,地里的活儿最好避开这个时段。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防暑汤、藿香正气水这些物资得提前备好,可别嫌麻烦。县农业局也发了通知,要求大家对遮阳网、防晒棚进行检修,有问题的及时处理,别拖延。

月底可能会有台风胚胎形成,虽然能带来一些雨水,但它的路径变幻莫测,大家可不能因此就松懈下来。

在我看来,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就像指南针,能给我们指引方向,但具体怎么做还得盯着天气预报随时调整。玉米地该浇水的,要趁着早晚气温低的时候进行,别等叶子都打卷了才急急忙忙去补救。菜园子浇水也不能选在正午,否则地温突然变化,容易让蔬菜的根须出问题。

养猪户要注意圈舍的通风,夜里温差大,漏风的地方得堵严实了,避免猪群受凉。棉花地里摘棉桃别贪晌午的时间,最好带着水壶,多歇几次,别硬撑着干活。

虽说 “秋老虎” 来势汹汹,但只要咱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后天出伏并不是结束,而是和老天爷斗智斗勇的新开始。庄稼人得记住,天气变化无常,但人可以做好常规准备,早打算才能保住收成。

大家赶紧检查一下遮阳网有没有破洞,防暑物资是不是都备齐了。这一茬庄稼能不能丰收,就看出伏后这二十天怎么应对了!热归热,只要咱们把防护工作做到位,“秋老虎” 也没什么好怕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