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伊始,驾考领域迎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曾经让无数人头疼的驾照考试,如今难度大幅降低,甚至有人调侃 “只要认得字就能拿证”。这场被戏称为 “佛系驾考” 的改革,一边让不少学员欢呼雀跃,觉得终于能轻松圆梦驾照;另一边却引发了公众对道路安全的担忧,生怕 “马路杀手” 因此批量出现。
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简单直接,堪称 “史上最低门槛”。首先,考生必须本人到场,通过刷脸和按指纹完成身份核验。在科技的加持下,想找 “枪手” 代考已无可能,就像线上购物必须实名认证一样,从源头上确保了考试的真实性,让每位考生都得亲自握住方向盘,体验驾驶的责任与担当。
其次,考生需能分清左右方向,并且认识红绿灯。这看似基础的要求,却是安全驾驶的第一道防线。方向感是驾驶的基本素养,若连左右都混淆,上路后极易引发事故;而红绿灯作为交通秩序的 “指挥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是小学生都知晓 “红灯停、绿灯行” 的规则,若是这都无法掌握,显然不适合踏上马路。如今城市智能交通不断发展,红绿灯的调控愈发精准,读懂这些信号是融入交通体系的前提。
最后,考生要认识少量汉字,并且会书写自己的名字。这一要求几乎将门槛降到了极致,就像去银行办理业务需要签名确认一样,是最基本的身份交互需求。如此宽松的条件,让不少人感叹 “驾照仿佛唾手可得”。
然而,改革带来的并非全是叫好声。学员们纷纷表示 “终于不用再为挂科发愁”,但驾校教练们却面露愁容,担心简化的考试流程会让学员的驾驶技能大打折扣,影响教学质量。更让公众揪心的是,如此低的门槛可能让一些驾驶技术不过关的人轻易拿到驾照,给道路安全埋下隐患。
要知道,过去的驾考堪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目二的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科目三的路考细节,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那些年 “科目二挂科三次,科目三哭到崩溃” 的经历,虽然煎熬,却也扎实地打磨了学员的驾驶技能。如今考试难度骤降,有人认为这是顺应时代的便民举措,让更多人能便捷地获得驾驶资格;也有人质疑这是 “饮鸩止渴”,短期的便利可能换来长期的安全风险。
驾考改革究竟是福利还是隐患?目前尚无定论。但无论如何,方向盘背后连接的是生命安全,即便考试门槛降低,每位驾驶者也该主动提升自身技能,敬畏规则、尊重生命。或许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但在那之前,每一个即将握起方向盘的人,都该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