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思想市集:德州天衢新区创新理论宣讲新范式

当暮色为德州天衢新区披上华彩,时光里星空夜市的霓虹与烟火气渐浓。5 月 23 日晚,一场别出心裁的理论宣讲活动在此启幕,“新新向荣青年说” 理论宣讲团文化使者,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夜市的市井喧嚣,为市民奉上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生活温度的 “文化盛宴”。

打破边界:市井烟火中的思想碰撞

作为新区夜经济的活力地标,时光里星空夜市日均客流量达万人次,青年群体占比超六成。宣讲团精准捕捉这一特质,将理论宣讲从传统的会议室、报告厅搬进熙熙攘攘的市集,让宣讲台与小吃摊比邻、与游戏区相望。轻快的氛围消弭了理论与群众间的距离感,让知识传播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活动现场,精彩节目如璀璨星河般闪耀。宣讲员李志民手持竹板,以一段节奏明快的《伟大开端》率先登场。清脆的竹板声与激昂的唱词交织,将百年党史的壮丽篇章娓娓道来,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紧接着,德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宣讲员们带来音乐剧《诗词里的中国》,他们身着传统服饰,用深情的吟诵与优美的舞姿,诠释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底蕴,带领观众穿梭于千年文明的长河,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员们的《少年中国说》,以铿锵有力的语调,诉说着青年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山东华宇工学院宣讲员演绎的情景剧《参军》,通过细腻入微的表演,重现青年投身军营、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军人的无私奉献,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边吃美食边听宣讲,这种形式太有意思了!” 市民王女士难掩兴奋,“既能感受夜市的热闹,又能学到新知识,还体会到了青春活力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她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创新模式:多元表达传递时代强音

德州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办主任冯豫介绍,此次理论宣讲进夜市,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创新尝试。它打破了传统宣讲在空间与形式上的局限,以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党的声音巧妙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实现 “润物无声” 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天衢新区深耕青年宣讲工作,全力打造 “新新向荣青年说” 理论宣讲品牌。通过 “基层选拔 + 社会招募 + 校地协同” 的多元选拔机制,集结了来自高校师生、企业员工、社区工作者等不同领域的 140 余名青年宣讲员,构建起一支知识丰富、表现力强的复合型宣讲队伍。这些宣讲员化身 “移动讲堂”,活跃在商场、社区、大集、企业、校园等各个角落,运用相声、小品、音乐剧、快板、三句半、情景剧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将抽象的政策理论转化为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故事与表演,实现理论年轻化表达与可视化呈现。

自今年以来,“新新向荣青年说” 已开展线上线下基层宣讲活动 20 余场,覆盖群众超 30 万人次。无论是在社区广场的露天舞台,还是在企业车间的休息区,亦或是校园的社团活动中,青年宣讲员们都以饱满的热情与独特的创意,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真正 “飞入寻常百姓家”。

长效深耕:培育青年宣讲文化生态

天衢新区的青年宣讲工作并非止步于活动的开展,更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宣讲文化生态。新区定期组织宣讲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优秀文艺工作者授课,提升宣讲员的理论素养、表达能力与创作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宣讲员给予表彰奖励,并为其提供更多展示与成长的机会。

同时,新区注重收集群众反馈,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与兴趣,定制个性化宣讲内容与形式。针对企业职工,聚焦产业政策与职业发展;面向社区居民,围绕民生政策与基层治理;走进校园,则以青年成长与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精准发力,让理论宣讲更贴合群众实际,切实发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

当月光为夜市镀上银辉,这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理论宣讲活动落下帷幕,但天衢新区青年宣讲的脚步永不停歇。未来,“新新向荣青年说” 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青年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新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