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养阳秘籍:3个食方驱寒暖身,补足阳气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炎热,可不少人都感觉身体里冷冰冰的。在空调房里待久了,手脚冰凉,喝点冷饮就拉肚子,还动不动就感冒。这其实是中医所说的“阳气不足”。初秋时节,表面上热,但阳气都跑到体表去了,内脏反而更容易受寒。外婆曾说,越是初秋,越要注重养阳气。这些年,我坚持用这三个食方,成功把阳气补得足足的。

姜枣膏:一勺暖全身

姜枣膏堪称我的暖身救星,只要一勺下肚,全身都暖洋洋的。生姜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红枣则能补气养血,二者搭配,简直是怕冷人群的绝佳组合。

食材​:生姜500克、红枣300克、红糖200 – 300克、枸杞50克(没有枸杞也没关系)。
做法​:

  1. 生姜洗净切块,不用去皮,红枣去核切开,枸杞用温水泡软。
  2. 生姜加少量水,用破壁机或料理机打成姜蓉,再用纱布过滤出姜汁。
  3. 红枣和枸杞上锅蒸15分钟至蒸软,然后和姜汁一起打成细腻的枣泥。
  4. 将枣泥和姜汁倒入不锈钢锅,加入红糖,开小火慢慢熬煮,期间要不断用木铲搅拌,大约45分钟后,枣泥变得浓稠,用铲子舀起来能挂丝即可。
  5. 稍微放凉后,装进干净的玻璃罐里,每次取1 – 2勺,用热水冲开饮用。

桂圆枸杞红枣粥:香甜补气血

这碗粥我家每周至少煮2次,香甜软糯,喝完整个人都精神饱满、气色十足。红豆养心,桂圆补血,再加上糯米的温润,堪称天然的暖身宝。

食材​:红豆30克、红皮花生20克、红枣6颗、糯米30克、枸杞10克、桂圆干10 – 15克、红糖适量(不爱吃甜的可少放)。
做法​:

  1. 红豆提前一晚泡水,至少泡4 – 6小时,这样煮出来更软烂。
  2. 红枣洗净去核,桂圆干掰开检查是否有坏的。
  3. 把红豆、花生、红枣、糯米、桂圆干一起放进锅里,加水没过食材3 – 4厘米。
  4.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煮1小时,期间要搅拌几次,防止粘锅。
  5. 最后10分钟加入枸杞和红糖,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

荔枝莲子鸡汤:温润不上火

第一次喝荔枝莲子鸡汤时,我就被惊艳到了,荔枝的甜与鸡汤的鲜完美融合。荔枝能温补肝肾,莲子养心安神,搭配鸡肉的蛋白质,既能为身体补充阳气,又不会上火。

食材​:新鲜荔枝肉12颗、鸡肉半只、去核红枣8颗、莲子20克、生姜几片(老姜去腥效果更好)。
做法​:

  1. 鸡肉剁成小块,冷水下锅焯水,水开后煮3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掉血沫。
  2. 荔枝剥皮去核,莲子提前泡水半小时,红枣洗净拍扁。
  3. 将鸡块、红枣、莲子、姜片一起放进砂锅,加入约1.5升的水。
  4.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45分钟,直到鸡肉软烂。
  5. 最后加入荔枝肉,再煲10分钟,用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这3个食方都比较温和,一周喝2 – 3次就很合适。如果平时容易上火,可以先从桂圆粥开始尝试。姜枣膏建议早上空腹喝,晚上就不宜喝了,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坚持喝这些食方,让你在初秋告别手脚冰凉,补足阳气,拥有健康的身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