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鄠邑法院:高效执行化解饮料纠纷

(引言)
在司法实践中,一纸判决并非意味着纠纷的实质性解决。西安鄠邑法院大王法庭张丹萍法官秉持“法官多跑一步,当事人少走一步”的理念,在判决发放后积极协助履行,仅用48小时就使一起饮料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纠纷缘起:加收费用引矛盾

冯倩与博胜仓库签订了《云仓服务合同》,约定将500多件啤酒、咖啡储存在博胜仓库,仓储费用为每月420元,仓库提供仓储、装卸、配送服务。然而,一个月后合同到期,冯倩前往提取剩余货物时,却遭遇了麻烦。仓库工作人员以客户频繁退货、补货导致仓储成本增加为由,要求额外收取500元退货补货费。此外,货物还存在丢失、破损等情况,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冯倩最终未能提走货物。随后,冯倩将博胜仓库起诉至鄠邑法院,要求赔偿货物丢失、破损以及货物滞留导致的经营损失。

庭审交锋:各执一词难调和

庭审中,原告冯倩称因饮料未能及时提走已近临期,无法销售,所以不再索要货物,要求被告按实际销售价值赔偿损失。被告博胜仓库则认为原告不拿货物却要求赔偿,是变相销售货物,气愤之下当庭提出反诉,要求冯倩支付420元仓储费,并在三天内拉走货物,否则按一天8元支付仓储费。双方在仓储费、货物处理和赔偿损失等问题上分歧巨大,互不相让。

法院判决:明确责任与义务

法院综合考虑货物生产日期、退货补货频率、被告私自上涨仓储费等因素后,依法作出判决。博胜仓库赔偿冯倩损失1500元,冯倩给付博胜仓库仓储费420元,并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自行拉走储存在仓库内的饮料。

履行困境:拉货遇阻求助法官

判决发放次日,原告冯倩找到张丹萍法官求助。原来,冯倩去被告仓库拉饮料时,发现货物数量不对且存储混乱,想履行判决却无法进行。张法官在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案件仍在上诉期内,先向原告阐述了上诉权利,随后拨打被告博胜仓库法定代表人李总的电话。张法官耐心询问货物情况,解释货物长期存储会贬值以及违约额外收费的责任。李总表示服判息诉,但因对原告不信任和纠纷产生的怨气,只相信法院,希望张法官协助货物交接。

高效执行:48小时圆满化解

张丹萍法官综合考虑饮料长期搁置、当事人服判息诉以及情绪缓和等因素,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减少饮料储存损失,与原、被告约定时间后,立即赶往博胜仓库协助履行判决。法官带领干警清点货物数量、处理搬运问题,并见证判项费用当场支付,顺利完成了双方当事人的履行事项。冯倩对张法官的高效负责表示赞赏,从收到判决书到全部履行完毕仅用了48小时。

西安鄠邑法院张丹萍法官通过积极协助履行,高效解决了这起饮料纠纷,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也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