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业链集群化:县域经济崛起的新路径
盛夏时节,鲁西南的兖州大地正涌动着产业发展的热潮。这座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城市,正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智能化、节能化发展,奏响了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时代强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挺起了”硬脊梁”。
实体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柱。兖州区创新性地建立了”总链长+链长+链主”协同机制,形成了”一链一专班、一企一专员”的服务体系。这种精细化的产业管理模式,使得每条产业链都能得到精准培育和扶持。通过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兖州成功打造了造纸包装、橡胶轮胎、高端装备、健康食品、高端化工等5个优势产业,并培育了1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兖州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高能级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四大行动,兖州正加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的未来先进材料研究院,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兖州区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5家,引进大院大所7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家。这些成果为企业晋档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使兖州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区域前列。
三、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兖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优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理事项流程。通过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项目开工、企业变更、注销登记、餐饮店开办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区级”7+1″类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营商环境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这种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兖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5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77家,省瞪羚企业17家。这些优质企业的集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产业生态构建:协同发展共赢未来
兖州区注重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通过常态化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活动,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精准解决企业诉求。特别是推动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相互协作、抱团发展,引导本地企业强化配套协作,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成长。华勤橡胶工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提质增效,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五、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向高攀登
从产业链疏通企业堵点,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再到未来产业培育,兖州正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服务,兖州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未来,兖州区将继续深化产业链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兖州有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结语:
兖州区通过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和营商环境优化,成功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经验表明,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兖州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