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多年后,82岁的美国前总统拜登遭遇了健康的重大挑战。“沉默杀手”前列腺癌悄然找上了他,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当地时间5月18日,拜登办公室发表声明,宣布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其泌尿系统症状不断加重,经检查发现一处前列腺结节,且癌症已扩散至骨头。虽然拜登办公室称这种癌细胞对激素治疗敏感,疾病能得到有效管理,但目前拜登及其家人正与医生评估治疗方案。
这一诊断结果令人费解。拜登每年都接受例行体检,为何没能早点发现前列腺癌?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以他的年纪和所享受的医疗护理,直到前列腺癌扩散才发现实在不合常理。回顾此前,拜登做过多次手术,包括2次动脉瘤手术、2次鼻窦手术,还切除了胆囊、数个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病变和胸部的基底细胞癌组织。从大选期间的不佳状态到瞒报老年痴呆疑云,他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甚至成为特朗普团队攻击的把柄。
此次确诊的前列腺癌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合并全身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依赖雄激素生存,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处于激素敏感阶段,可通过降低雄性激素水平或阻断其作用减缓进展。然而,约2 – 3年后,部分癌细胞会发展出在低激素环境下继续生长的能力,转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需要综合治疗。拜登所患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高达9分,侵袭性极强,且已扩散至骨骼,情况十分严重,目前已被判定无法治愈。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作为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已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第2位和第5位,在欧美国家男性中更是位居前列。预计到2040年,全球前列腺癌的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
尽管前列腺癌危害巨大,但也有不少名人战胜了它。美国前总统里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中国台湾作家李敖等患者都有着较长的预后生存周期。巴菲特和默多克因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良好,至今依然健在。这充分说明早筛早诊早治对于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性。
然而,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从癌变到出现临床表现往往长达8到10年,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医师朱寅杰指出,早期肿瘤体积小,不影响排尿功能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有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侵犯或挤压周围组织,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时,才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排便困难、血尿、骨痛等症状,但此时患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不过,前列腺癌进展相对缓慢,早期和晚期疗效差别很大,早期前列腺癌15年生存率超过95%,而晚期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不到60%。
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筛查方式的普及等,同时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早期确诊为根治前列腺癌带来了机遇,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推广,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外科操作精准,损伤少,能进行良好的功能重建和保护。
对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是重要目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全身治疗,常用去势治疗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此外还有化疗、靶向治疗、核素治疗等。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各个疗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且随着技术演进,新药不断涌现,国家医保也对大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报销政策,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拜登在确诊后表达了积极的信念,相信通过治疗和生活中的支持能战胜疾病。他的治疗或许需要时间,但只要积极面对,也有可能过上正常生活。前列腺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早筛早诊早治是关键,同时患者和家属要树立信心,共同面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