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5万千瓦!济南电力负荷创新高背后的城市脉动》

7月4日中午,济南电力系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供电区域用电负荷攀升至919.5万千瓦,首次突破900万千瓦大关,较历史峰值增长3.58%。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济南电力负荷纪录,更折射出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经济脉搏与民生温度。

经济腾飞与民生改善的双重引擎
用电负荷的攀升绝非偶然。作为”项目深化年”的关键节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仅上半年新增规上企业就达126家。与此同时,随着”泉城夜经济”品牌升级,大型商业综合体营业时间延长30%,中央空调系统全天候运转,商业用电同比增长28%。更令人欣喜的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4.3万户居民用上了智能电表,家庭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

极端天气下的电力大考
气象数据显示,今年济南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15天,6月平均气温达28.7℃,创历史新高。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空调负荷激增,仅7月3日单日空调用电就突破210万千瓦,占当日总负荷的23%。电力部门预测,今夏最高负荷将达1168万千瓦,较去年增长12.5%,其中空调负荷占比将超过35%。面对严峻考验,济南供电公司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对全市178个重点商圈、42家医院及23所高校的供电线路进行专项巡检,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智慧电网构建保供新格局
在济南供电公司的调度大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市电力运行数据。通过智能电表采集系统,电力部门可精准掌握230万户居民的用电负荷曲线。今年新建的220千伏兴隆变电站采用模块化建设技术,使建设周期缩短40%,新增供电能力30万千瓦。更值得关注的是,43万千瓦虚拟电厂已具备市场化调节能力,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及可中断负荷,实现了电力资源的智能调度。在7月2日的负荷高峰时段,虚拟电厂成功削峰12万千瓦,相当于少开1台中型火电机组。

民生保供彰显城市温度
电力保供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民生工程。济南供电公司对全市110家医院、23家养老机构及98所中小学实施”一对一”供电保障,配备应急发电车驻守重点单位。针对老旧小区,电力工人冒着高温加装楼道照明线路32公里,更换智能电表1.2万只。在防汛重点区域,提前改造地下开闭所8座,安装防水挡板260米。7月5日暴雨期间,电力抢修人员冒雨抢修故障线路17处,仅用2小时就恢复了全部受影响用户供电。

绿色转型引领能源革命
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济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42%。长清热电66万千瓦高效机组采用超低排放技术,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传统机组下降90%。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5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电力部门创新推出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引导工业用户错峰用电,使高峰负荷降低15%,相当于新建1座中型电厂。这种市场化调节手段既保障了电力供应,又促进了节能减排。

站在919.5万千瓦的新起点上,济南电力正以智慧化、绿色化为方向,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体系。随着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提速和新型储能技术应用,这座城市的电力保障能力将持续提升。当夜幕降临,泉城广场的灯光秀璀璨夺目,大明湖畔的夜市人声鼎沸,每一度电都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希望,见证着电力人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个火热的夏天,919.5万千瓦不仅是一个电力数据,更是济南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劲脉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