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郚山镇,千亩桃林正迎来丰收季。走进果园,枝头缀满的蜜桃压弯了树枝,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这片曾经零散经营的小果园,如今已蜕变为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甜蜜产业”,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现在种桃和过去真是天壤之别。”果农张建国一边修剪枝叶一边回忆,”以前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品种杂乱,销路没保障,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转折始于五年前,当地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创新推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的果园整合为规模化生产基地。目前,全镇已形成1500亩标准化桃园,带动周边六七个村庄的果农抱团发展。
科技赋能为传统种植业注入新活力。郚山镇与省农科院建立深度合作,引进中油26号、秋甜、映雪等8个优质新品种。”这些品种错峰成熟,从6月到10月都有鲜桃上市。”技术员小李介绍道。合作社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使桃子品质显著提升。果农王秀兰算了一笔账:”新品种桃子个头大、甜度高,收购价每斤比普通桃子高出两块多。”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郚山镇打出组合拳。通过”农超对接””电商直供”等模式,构建起多元销售网络。”我们的桃子现在供不应求,超市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20%左右。”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镇桃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000万元,182户社员户均增收超6000元。
这片桃林还催生了”美丽经济”。春赏桃花、夏摘鲜果、秋品桃干,郚山镇正打造四季皆宜的乡村旅游品牌。镇长刘明远透露:”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桃文化体验馆,开发桃酱、桃干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从单一销售到全产业链发展,郚山镇的桃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随着深加工项目启动和乡村旅游规划落地,这片桃林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甜蜜”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