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面筋:从寺院斋食到街头网红的千年蜕变

每当夜幕降临,巷子里总会回荡起“面筋,烤面筋,香辣可口的面筋……”的叫卖声。循声望去,卖面筋的阿姨推着小车,炭火的香气肆意飘散,引得孩子们围在四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螺旋状的面筋在火上滋滋作响。刷上酱料、撒上孜然后,面筋呈现出金黄带点焦红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

烤面筋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它的诞生与小麦蛋白有着紧密的联系。小麦粉中的面筋蛋白,是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的胶体混合蛋白质,这也是烤面筋的主要原料。传统的制作流程颇具讲究,先将面粉与适量水和少许食盐混合,搅匀上劲形成面团,再用清水反复搓洗,去除面团中的淀粉和其他杂质,最终留下的便是面筋。

制作烤面筋时,一般会把高筋粉加水揉成表面相对光滑的面团,分割成鸡蛋大小的小面团。接着将面团揉成细条,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一种是把面筋的一端夹在筷子中间,绕着筷子缠绕面筋,直至缠完;另一种是将面团揉成细条后插入长竹签或筷子,切成螺旋状。随后,把面团放入开水中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等面团全部浮上来后捞出,泡在冷水中。最后,将串好面筋的竹签或筷子放在炭火上或烤箱内烘烤,同时撒上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待烤至金黄便可享用。

烤面筋通常呈螺旋状,色泽金黄,表面微微焦香,香气扑鼻。它的口味丰富多样,香辣味、孜然味和麻辣味较为常见。而酱料则是赋予烤面筋独特风味的关键所在,甜面酱、蒜蓉辣酱和孜然酱等都是常用的酱料。在烤制过程中,要不断转动面筋串,以保证各个部位均匀受热,防止局部烤焦。

从营养成分来看,面筋的蛋白质含量颇高,甚至超过了瘦猪肉、鸡肉、鸡蛋和大部分豆制品,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食物。它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还包含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膳食纤维。

烤面筋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有传说称它与三国时期蜀国第二次北伐战争有关,是诸葛亮“发明”的。不过,据史料记载,面筋始创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到元代时已大量生产,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详细介绍了洗面筋的方法,清代面筋菜肴更是花样不断翻新。虽然传说未必属实,但也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烤面筋在食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它不宜与菠菜、竹笋、苋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同食,因为面筋含有较高的钙质,与草酸食物同食会生成难溶或不溶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由于烤面筋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添加较多盐分,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等需要控制盐分摄入的人群应适量食用。对面筋过敏的人群,由于面筋由小麦粉制成,也需要避免食用。

近年来,烤面筋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2012 年有媒体报道,从市场购买的 6 份粗加工面筋中均检测出含有吊白块。一些生产烤面筋原料的小作坊卫生条件较差,原料供应也不规范。这也提醒着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烤面筋。烤面筋从寺院斋食一路走来,历经千年,如今成为街头网红美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人们的喜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