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0日,知名企业家罗永浩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吐槽在西贝用餐时“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引发舆论对餐饮行业预制菜使用情况的广泛关注。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回应:“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表示因罗永浩的言论对品牌影响较大,将走法律程序起诉对方。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核心
罗永浩的吐槽直指西贝“预制菜”问题,称其“几乎全都是预制菜”,且价格偏高。对此,西贝方面坚决否认,强调“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贾国龙进一步解释,西贝采用的是“预加工+门店现制”的模式:部分食材(如肉类)会提前在中央厨房进行腌制、分割等预处理,但最终的制作环节(如炒菜、炖煮)均在门店后厨完成,并非预制菜(即工厂预制、门店加热即食的产品)。
为证明自身说法,西贝于9月12日在官方微博发布《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当餐消费的13道菜品的“作业指导书”。根据文件,这些菜品均由预处理食材经门店后厨加工现制,符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对预制菜的定义(“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西贝的应对:开放后厨与源头透明
为消除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疑虑,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门店全面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在门店就餐时,可向工作人员提出参观需求,在穿戴食安防护装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近距离观察菜品制作过程。此外,西贝还将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草原牧场、奶食工厂、莜面工厂等产地源头,让消费者了解食材的来源与加工流程。
贾国龙表示,开放后厨是为了让消费者“看得见”西贝的制作过程,增强对品牌的信任。他强调,西贝一直以来坚持“现制现做”的原则,此次开放后厨是品牌对自身品质的底气,“我们不怕看,就怕大家不相信”。
舆论与行业影响:透明化成餐饮信任关键
此次争议不仅关乎西贝的品牌声誉,也折射出餐饮行业在预制菜使用上的普遍困惑。知名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指出,企业起诉个人的行为容易激化矛盾,但西贝通过开放后厨的方式,将争议转化为展示自身品质的机会,有助于重建消费者信任。
事实上,近年来“明厨亮灶”已成为餐饮行业提升信任的重要举措。多地监管部门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要求餐饮商家通过视频直播或透明窗口展示后厨操作,让消费者“看得见”食品安全。西贝的开放后厨举措,正是这一模式的深化——从“被动展示”转向“主动邀请”,进一步强化了与消费者的互动。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透明化不仅是应对争议的手段,更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看得见的放心”已成为品牌差异化优势。西贝的此次回应,或许能为行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用透明化解疑虑,用品质赢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