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征程中,白银市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洞察“三农”工作的新态势、新变化与新特征。通过多管齐下,积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会宁县草滩镇: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走进会宁县草滩镇,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中药材,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在山间舞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近年来,草滩镇凭借地域优势,将中草药种植列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随着各项举措的推进,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其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持续提升。
孔寨村村民何继宁高兴地说:“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苗木,还给予种植机械和技术的支持。今年雨水充沛,预计年底收成会很不错。”
草滩镇充分把握地域特色,结合撂荒地整治和产业奖补政策,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中药材、红葱、籽葫芦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步成型,成功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草滩镇镇长马快直表示:“接下来,我镇将从政策、管理、服务等多维度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标准、延伸产业链条,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坚实依靠。”
靖远县大芦镇:大葱种植引领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靖远大芦镇秉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依据土壤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葱种植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芦镇小芦村村民焦堂斌介绍:“今年我种了3亩多,每亩投资大概4千元,现在每天雇村里人帮忙栽葱,期望今年有好收成。”
大芦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了“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树立典型、技术跟踪服务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靖远县大芦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明欣指出:“我们镇今年种植大白葱1千亩,亩产1.5万斤,产品主要销往陕西、四川、河南等地。我们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景泰县芦阳镇十里村:“瓜村”甜蜜致富路
在乡村产业发展进程中,不仅助力乡村振兴,更迈向共同富裕。被誉为“瓜村”的景泰县芦阳镇十里村,其旱砂地迎来丰收季。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销售,让新鲜瓜果抢占市场。
瓜农朱久凤说:“我今年种了25亩地,其中有5亩籽瓜,今年雨水好,瓜长得大,是纯绿色食品。”
十里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瓜形大饱满、皮薄肉厚、糖度高、口感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农业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种瓜,瓜农们在瓜地里精心挑选合适的瓜果,除供应本地市场和超市外,还运往白银、兰州等地销售。
瓜农周尚科表示:“现在瓜熟了,产量和品质都不错,一天能卖1千多块钱。”
近年来,芦阳镇充分运用“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甜蜜的致富之路。
白银市各地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农民的幸福生活铺就了坚实道路,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