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气象与文旅融合实验室开启新征程

9月9日,贵州省气象局与安顺学院携手共建的“气象 +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在安顺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我国首个聚焦“气象 + 文旅”深度融合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实验室,更为气象赋能文旅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该实验室的发起人是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安顺学院名誉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培华。他指出,气候是文旅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环境,如今避暑旅游、避寒旅游、冰雪旅游、气候康养旅居等热点都与气象气候紧密相连,气象赋能文旅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贵州凭借其独特的避暑气候,已成为全国避暑旅游第一目的地和热点康养旅居目的地。虽然全国多地在气象赋能文旅方面有诸多创新探索,但缺乏气象与文旅深度融合的交叉研究平台。因此,这个实验室承载着重要使命,有望成为贵州康养旅居目的地建设的科学决策智库平台、全国乃至国际性气象 + 文旅协创新科研高地,以及探索气象 + 文旅人才创新培养和服务转化的基地。

实验室近期有着明确且多元的合作研究方向。其一,深挖贵州立体山地气候特色和价值,构建全域旅居精准气象服务体系。贵州的立体山地气候蕴含着巨大潜力,实验室将系统开展多要素和多学科交叉的康养旅居气候综合评价研究,深入探究贵州立体山地气候时空分异特征与旅居功能区划。通过对全省重点地区开展气候旅居适宜性诊断,科学揭示立体山地气候时空分异规律及对旅居的影响,识别适宜不同类型旅居活动的优势区域和最佳时段,进而探索构建贵州全域全季旅居气候服务地图与推荐系统,为精细化气候康养旅居开发提供有力服务。

其二,深化气象景观监测预报与服务应用,提升贵州旅游体验。贵州复杂的山地地形和丰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多样且动态变幻的气象景观。实验室将研究贵州气象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生成条件,构建常态化的气象景观预报体系。同时,对全省标志性气象景观资源进行普查与适宜观赏期评估,研究重点旅游景区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景观动态变化与观赏价值评价,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贵州独特的气象景观。

其三,研究气象灾害和天气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保障旅游安全。贵州文旅发展面临着多种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威胁,实验室将对这些灾害进行系统梳理评价,针对重点旅游时段、特殊文旅项目和业态面临的气象灾害展开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多主体合力构建的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防控系统,以及精准有效的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贵州旅游安全保障和游客体验质量。

其四,研究贵州不同季节、节气和节假日的气象旅游产品热点,推出全年分时分区的气象旅游产品体系。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气象旅游需求,编制贵州气象旅游日历,开发基于精细化天气预报的智慧旅游线路动态规划与推荐服务。针对赏花、观叶、摄影、采摘等专项旅游活动以及漂流、滑翔、户外演艺等气象高敏感型旅游项目,提供精准预报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同时基于年度气候预测进行旅游市场趋势预判与精准营销引导。

其五,创新探索其他气象 +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研究。研究贵州特色产业和产品的气象密码和利用对策,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频发对贵州康养旅居条件和品质的影响并寻求对策,挖掘主要市州县气象文旅特色,助力打造特色气候旅居和气象旅游品牌。此外,还将探索建立贵州气象旅游服务综合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气象监测和服务。以贵州为样本,探索理论方法和路径模式,为全国气象赋能文旅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使该实验室成为气象与文旅交叉融合研究的高端平台。

“气象 +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为贵州气象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借鉴的示范效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