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米兰的足球征程中,2025年的一系列比赛成为了球队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惨败佛罗伦萨:战术与心态的双重失利
2025年2月7日的意甲补赛,国米客场0比3惨败给佛罗伦萨,这一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终结了球队联赛17轮不败的纪录,更让争冠形势急转直下。这场比赛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国米从战术到心态的多重问题。
国米虽控球率高达61%,远超佛罗伦萨的39%,但“无效传控”成为了致命弱点。球队掌控着皮球,却难以传出有威胁的球,全场仅有2次射正球门,而佛罗伦萨用6次射正就打进了3球。在小因扎吉的352阵型中,姆希塔良、恰尔汉奥卢等中场球员未能送出关键直塞,使得锋线上的劳塔罗和小图拉姆孤立无援,难以获得有效支援。球队战术安排保守,传控节奏缓慢,被批评为“球员散步踢球”,与佛罗伦萨简洁高效的快速反击形成鲜明对比。
国米此前10个客场仅丢2球的防线在这场比赛中彻底崩盘。佛罗伦萨的3个进球中,有两个与防线的致命失误直接相关。第89分钟,迪马尔科的回传“助攻”对方球员基恩推射空门,第一个失球源于角球防守中的漏洞,卢卡 – 拉涅利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轻松破门。巴斯托尼在半场就被换下,替补登场的迪马尔科未能稳住防线,球队的三中卫体系在对手的高压冲击下默契全无。
赛季表现不佳:多方面问题的累积
这场失利让国米积51分,落后领头羊那不勒斯3分,争冠主动权旁落。17轮不败纪录的终结影响了球员心态,上半场奥古斯托进球被吹越位后,球队未能及时调整。此前10个客场不败的国米,近期连续两场客场比赛中共丢4球,防线稳定性急剧下降。
这并非国米该赛季首次在强强对话中表现拉胯。从输给AC米兰开始,到战平尤文图斯和那不勒斯,球队的致胜能力明显下降。小因扎吉的战术被普遍认为已被其他球队研究透彻,以往犀利的进攻套路消失,球队前场缺乏速度和有穿透力的传球。锋线问题上,五名前锋中有三人的表现被球迷视为“摆设”,冬窗期间未能解约阿瑙托维奇和科雷亚被视作决策失误。球队过于依赖图拉姆和劳塔罗的组合,一旦被对手针对性限制,整个进攻体系便陷入停摆。
后腰位置的恰尔汉奥卢自伤愈复出后状态一直不佳,传球不到位,接应不及时,防守也经常出现问题。在球队整体年龄又增长一岁的情况下,小因扎吉依然选择坚持控球和进攻,而不是适时放弃球权打防守反击。功能同质化的球员配置问题严重,缺乏能够利用技术过人的球员,传中质量也明显下降。
进攻效率下滑:数据背后的危机
卡佩罗点评国米时,讨厌这场比赛中国米的表现,认为球员球商掉线,进攻毫无威胁更无章法。球队最近几场比赛无法攻击到对手边路的阵地深处,机动性出现问题,这不仅是缺乏速度型球员的问题,后点的展开也远不及对手迅速。恰尔汉奥卢在中路拥有变速能力,但在这场比赛中踢得异常挣扎,国米在由攻转守后出现明显的真空阶段。
随着主力阵容年龄偏大,伤病增加,恢复过程缓慢,球员的体能与能力下降过快,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激烈对抗,难以支撑一周双赛或三赛的密集赛程。国米的球员更替工作已经时不我待。
中场的问题在2025年8月底的另一场比赛中再次凸显,巴雷拉被硬塞进后腰位置,进攻节奏完全混乱。姆希塔良的情况更糟,短传成功率跌至六成,争顶五次输掉四次,射门不是打高就是射偏,跑动距离比上赛季少了整整两公里,身体明显跟不上比赛节奏,却仍然被当作核心使用,拖慢了全队的节奏。而年轻球员苏契奇替补上场后表现出色,现场球迷的掌声说明老将状态不佳,需要新鲜血液。
天空体育足球俱乐部通过Soccerment的高级数据指出,国米在2025年初的进攻效率较2024/25赛季初明显下滑。球队擅长的动态换位战术因意甲坚持人盯人压迫的球队减少而失去施展空间,作为意甲盘带率最低的球队之一,高度依赖复杂的传切配合来撕破防线,但在面对低位密集防守时,单兵爆破能力不足。球队近期大量进球依赖定位球而非运动战,数据触目惊心,每90分钟预期进球(xG)、每次射门的xG、进攻三区渗透次数、禁区触球数、渗透后射门转化率等指标均大幅下跌。
决赛溃败:全方位的失利
欧冠决赛的溃败更是将问题推向顶点。国米以0比5的比分失利于巴黎圣日耳曼队,无缘赛季任何一项冠军。比赛开始时,小因扎吉延续352阵型,让状态不佳的劳塔罗和小图拉姆搭档首发前锋,国米开赛后立即受到巴黎圣日耳曼的压制,被动应战。第12分钟,巴黎的阿什拉夫率先攻入一球,随后国米虽试图反击,但又被杜埃攻破球门,比分变成2比0。
面对两球落后的不利局面,小因扎吉在第53分钟进行换人调整,令人意外的是,他没有换上前锋,而是派上比塞克和扎莱夫斯基,比塞克很快受伤离场,再次调整阵容仍未换下状态低迷的前锋。杜埃再次攻入一球,此后国米丧失争胜欲望,最终比分定格在5比0。
这场惨败让国米蒙羞,与两年前0比1惨败给曼城相比,这场比赛中国米被对手完全压制,毫无还手之力。在球队处于落后时,本应强化进攻才有可能扭转局势,但小因扎吉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未调整前锋人选,直至比赛结束都未替换劳塔罗和小图拉姆,特别是劳塔罗几乎在场上消失,却仍然打满了90分钟。
国米队员平均年龄较大,赛季后期体能容易出现问题,小因扎吉却选择让球队四线作战,在失去意大超杯后,仍不愿舍弃意大杯,导致国米提前出局,意甲也被那不勒斯逆转,欧冠更是无缘冠军。巴黎圣日耳曼在没有姆巴佩参与的情况下展现出多样性战术,多点突破,球队更加团结。国米糟糕的地面传球准确性导致推进受阻,进攻无法顺利展开,前场偶尔抢断机会也难以组织有效进攻。大巴黎成功压迫国米后场,使得国米陷入困境,恩里克的才华在于让大巴黎球员不贪功,体现了现代化的足球风格。国米在战术上明显不及格,缺乏控制力,只能寄希望于机会球,在这一级别的比赛中显得毫无竞争力。高龄阵容在决赛中被巴黎的年轻风暴碾压,老将们体能不支成为致命因素,全队跑动数据大幅下滑,防守体系也因体能不足而出现明显漏洞,战术上的失误也让国米遭遇完败。心理层面上的问题也影响了国米的表现,赛季初雄心勃勃的国米在多次失利后,球员心态受挫,领袖绝望情绪传染全队。
新帅变革:齐沃带来的新希望
世俱杯淘汰赛中国米成功晋级后,意大利媒体开始聚焦新帅齐沃的执教表现,并将其与前任小因扎吉的带队风格进行对比。齐沃在执教国米的前三战里,展现出与小因扎吉截然不同的执教理念。
在对阵河床的比赛中,巴斯托尼身背黄牌却未被换下,颠覆了小因扎吉时代“得牌即换人”的常规。齐沃在更衣室激励球队“拼刺刀时刻不换最强点”,彰显其以斗志优先的用人哲学。小因扎吉以固定战术手势主导比赛,而齐沃的临场调度更显灵活,擅长“对症下药”,展现其“动态战术”思维。
小因扎吉是临场指挥强调“以我为主”的“理想主义者”,希望赢球且踢出好球;而齐沃则是更实际的“现实主义者”,强调“根据对手特点来调整细节”,并告诫球员们“只要能赢,吃点难吃的也无碍”。意大利媒体预测,齐沃的革新可能会降低国米比赛的观赏性,但其强调硬度与效率的战术,可能在强强对话中减少崩盘的概率。齐沃的务实调整更契合当下球队的人员结构与竞争环境,为国米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