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男篮的发展历程中,后卫的选择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究竟是更看重得分能力,还是防守端的强硬表现,各方观点莫衷一是。深入分析徐杰和高诗岩这两位颇具代表性的后卫,能为我们探寻答案提供一些思路。
在CBA赛场上,徐杰的表现可圈可点。他凭借着出色的得分能力、稳定的三分命中率以及优秀的助攻表现,赢得了众多球迷的喜爱。在广东队的比赛中,他多次在末节上演关键爆发,凭借着灵活的横向突破、多变的假动作和敏锐的场上意识,单场轰下20分以上是常有的事。他小打大的打法常常搅得对手后场防线人仰马翻,为球队带来了不少胜利。在亚洲杯上,面对身体条件一般的队伍,徐杰进攻端的影响力也十分显著,连中三分、串联球队破僵等表现都展现了他作为后卫的价值。
然而,当比赛来到国际赛场,身体对抗的强度大幅提升,徐杰的身体条件短板便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新西兰、伊朗等亚洲对手,以及欧洲、非洲等身体素质更为出色的队伍时,他那较为瘦弱的身板在防守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手的挡拆换防常常让他陷入一对一面对小前锋的困境,无论是选择跟防还是强防,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在打新西兰世预赛时,他常常被对方后卫推着打,进攻受到极大影响,防守也难以有效限制对手,这也导致他在很多场次成为对手重点针对的对象。
与徐杰不同,高诗岩以其独特的“疯狗式防守”在国家队教练组中备受青睐。他上场便全力以赴,不怕身体对抗,敢于贴防对方的箭头人物。在亚洲杯上,他全场紧逼的防守策略给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方球一拿,他便迅速扑上去、绕前抢断,压着对手的运球路线,甚至能将比自己高10公分的持球核心防到失误。在和约旦的比赛中,他凭借着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勇往直前的冲劲,成功断球,打乱了对手的快攻节奏。
从数据上看,高诗岩的防守价值更为直观。在CBA上赛季防守效率排名中,他上场时山东队整体效率提升6.5个百分点,比徐杰在广东队时高出2个百分点。他场均抢断2.7次,位居联盟第二,在高强度对抗的比赛中,他拼防的回合占比一直很高。在国际比赛中,拥有一个能顶住对手后场核心的硬汉后卫,对于减轻内线负担、打乱对手进攻节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数据难以完全体现的,是一种在赛场上真刀真枪磨砺出来的气场。
高诗岩虽然在得分能力上不如徐杰,三分输出不足、投篮稳定性也有待提高,但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他能在对手猛攻时撑起防线,提升球队的气势,为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他的拼劲和防守韧性,正是中国男篮在国际比赛中最为需要的精神属性。教练在选择后卫时,必然会更倾向于像高诗岩这样有硬度、有韧性的球员,因为他们能够在面对强队时,为球队的防守端带来系统性的提升。
在国际篮球的大舞台上,高水平球队都非常注重防守。欧美球队的后卫不仅具备出色的进攻能力,还能在防守端进行主防、换位、抢断、消耗体能等操作,通过人盯人压迫和轮转防守,给对手带来巨大的身体对抗压力。中国男篮要想在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提升防守强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在比赛中被对手轻易防死。
对于中国男篮而言,选择后卫不能仅仅看重得分能力,更要关注防守端的硬度和韧性。高诗岩的防守表现,正是这支队伍目前最为需要的。他或许在数据上不如一些得分能力突出的后卫亮眼,但他在场上的实际作用却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他能为球队带来精神上的鼓舞,提升球队的战术执行力和场上态度,帮助球队在面对强敌时变被动为主动。在未来的比赛中,中国男篮需要更多像高诗岩这样能在防守端发挥重要作用的球员,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至于谁才是最适合这支中国男篮的后卫,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比赛中,答案会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