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府谷县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升级与惠民增收双赢的道路。通过产业融合、生态循环等方式,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发展新画卷。
日前,走进府谷县清水镇天桥则村的谷果美农业基地,一派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60 亩的西瓜田里,滚圆的西瓜藏在绿叶之下,轻轻一敲便发出清脆的声响;蔬菜种植区里,紫茄油亮、青椒翠绿、黄瓜水灵,各类果蔬长势喜人,丰收的喜悦正转化为周边村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以前在县城打工,挣钱不多还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家里有事随时能回,挣钱也不少,过日子踏实多了。” 村民吕金牛的话道出了基地带来的变化。如今,该基地不仅种植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畜牧业也颇具规模。几十只山羊在羊圈里啃食鲜草,十来头肥猪在圈舍里拱食。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该基地针对城里孩子对农作物生长了解甚少的情况,计划将 “田间” 变成 “课堂”,打造沉浸式的农业教育场景。
在府谷镇红墕村的幸福家庭农场,另一幅充满生机的生态图景正在悄然展开。杏树、葡萄树郁郁葱葱,林下鸡鹅成群,它们或悠闲地觅食,或追逐嬉戏,林下经济让这里充满了蓬勃的活力。这些家禽以林地中的昆虫、杂草为食,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升了自身品质;而家禽的粪便又为林地提供了肥料,促进了林木生长,形成了 “林养畜、畜肥田” 的生态循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府谷县积极开展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引导工作,累计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2 个、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2 个,市级龙头企业 5 家、县级龙头企业 3 家,发展家庭农场 1497 个,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 151 个。从示范联合体到龙头企业,从家庭农场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共同构成了全县农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