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在娱乐圈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名利场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合约乱象。演员转型制片人的张芷溪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喊话银河酷娱“请麻烦履约改正一下呢”,这一看似克制的维权宣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掀开了娱乐圈合约欺诈的冰山一角,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签约即作废”潜规则对创作生态的严重蚕食。
事件全貌:三重违约构成欺诈链条
张芷溪带着团队历经数年开发的古装仙侠剧《献鱼》,遭遇了典型的“资源绑架”陷阱。银河酷娱以“赵露思出演需公司参与制作”为诱饵,迫使奔兔影业签署联合制作协议。然而,协议生效后,银河酷娱既没有履行促成赵露思参演的核心条款,也未按照合同约定告知变更情况。最终,在项目海报中,奔兔影业被从出品方降级为联合出品方,这彻底违背了契约精神,构成了完整的商业欺诈链条。
银河酷娱项目负责人庄蓓蕾将责任推诿给优酷平台,声称“平台规定非版权剧制作方只能署名联合出品”。这种“甩锅”话术,正是行业惯用的责任转嫁套路,通过构建复杂的合作链条,让维权者陷入“不知该告谁”的困境。
合约诚信危机:中小公司的血包困境
中小影视公司在娱乐圈中往往沦为资源垄断者的血包。银河酷娱以头部艺人赵露思为筹码强制捆绑制作权,这是典型的资源绑架条款,本质上是对原创方开发成果的巧取豪夺。“不带艺人就不给项目”的交易模式,严重损害了中小影视公司的利益。
署名权的篡改更是一种羞辱性的违约行为。从出品方降级为联合出品方,绝非简单的文字游戏,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收益分配、版权归属以及行业声誉。而庄蓓蕾所谓“特批保留出品方身份”的辩解,暴露出合同条款在强势方面前如同橡皮泥般可随意塑造。
此外,维权成本与违约成本的倒挂,使得法律途径难以奏效。当张芷溪需要动用社交媒体公开喊话时,就说明正常的维权渠道已经受阻。这种“违约 – 沉默 – 更大违约”的恶性循环,正在摧毁行业最基础的信任机制。
行业痼疾剖析:潜规则盛行的根源
权力不对等是滋生违约行为的温床。拥有头部艺人的经纪公司掌握着绝对议价权,银河酷娱可以随意将赵露思的参演承诺作为谈判筹码,使得合约条款天然向强势方倾斜。
沉默共谋也是导致违约风气盛行的重要原因。多数中小公司担心被封杀而选择忍气吞声,这反而助长了“看人下菜碟”的违约风气。张芷溪的公开维权引发强烈共鸣,正是因为她戳破了这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
监管缺位让潜规则大行其道。与好莱坞演员工会严格的合约监督机制相比,国内缺乏中立的第三方仲裁机构。当庄蓓蕾能面不改色地将违约解释为“平台规定”时,暴露出整个问责体系的失效。
破局之道:走向系统性改革
建立影视合约备案公示制度迫在眉睫。如果所有制作协议都需向行业协会备案并公示关键条款,那么银河酷娱式的“签约后翻脸”行为将无所遁形,阳光将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在法律层面,应引入恶意违约黑名单。对屡次违约的公司实施项目准入限制,并配套惩罚性赔偿机制,让那些随意违约的人不能再轻描淡写地逃避责任。
中小公司更应组建创作联盟,通过集体谈判权制衡资源垄断。正如张芷溪事件所示,当孤立的维权者变成有组织的行业力量,契约精神才能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这场风波检验的不仅是一个公司的商业诚信,更是整个行业能否走出“强权即真理”的丛林法则。只有当每一份签名都得到尊重,每一个创意都能获得公平对待,中国影视行业才能真正讲好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