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后润养指南:告别绿豆汤,这三款汤水暖脾润肺抗秋燥

清晨推开窗,秋风裹着丝丝凉意拂过脸颊,带着几分干燥的微涩。老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会儿早晚温差渐大,稍不留神孩子就容易着凉——我家小子昨儿贪嘴喝了冰酸奶,夜里就捂着肚子直哼哼,让人心疼不已。

入秋后,孩子的身体仿佛被“秋燥”悄悄盯上:嘴唇干得起皮,喉咙总像蒙了层薄纱,连原本圆润的小胃口也蔫了下来。那些夏天爱不释手的绿豆汤、冰镇饮料,此时反倒成了“甜蜜负担”——寒凉伤脾,越喝越容易闹肚子。白露之后带娃,关键要抓住两个字:“润”与“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款家常润燥汤水,食材常见、做法简单,既能赶走秋燥,又能养护脾胃,让全家从喉咙暖到胃里。

一、金桔雪梨水:润喉小甜汤,赶走干咳小麻烦

最近晨起总听孩子喊“嗓子痒”,像有小蚂蚁在爬。这其实是秋燥作祟——空气湿度下降,呼吸道黏膜缺水,容易引发干咳、喉咙不适。金桔与雪梨这对“润燥黄金搭档”,堪称秋季家庭必备。

金桔性温,富含维生素C和挥发油,能理气润喉,特别适合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雪梨水分足、甘润清甜,自古就是润肺佳品,煮熟后寒性大减,更温和滋养。再添两颗红枣、一小把枸杞,既能补气血,又给汤水添了一丝自然的甘甜,连脾胃较弱的孩子也能放心喝。

食材​:雪梨1个、金桔6-8颗、红枣3颗、枸杞1小把
做法​:雪梨和金桔用盐水搓洗表皮(去除蜡质和农残),切成小块;红枣去核剪开,枸杞洗净备用。除枸杞外,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5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5分钟,关火前撒入枸杞焖2分钟即可。

小贴士​:若孩子咳嗽稍重,可加2片陈皮(理气化痰);怕酸可少放金桔,多添半块雪梨提甜。

二、苹果山药小米羹:暖胃黄金组合,消化吸收双助力

白露后天气转凉,绿豆汤、冷饮该“退场”了!孩子的脾胃经过一夏消耗,此时更需要温和滋养。这碗苹果山药小米羹,集齐了三种“养胃明星食材”:苹果富含果胶(天然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山药黏液蛋白丰富,像一层保护膜包裹脾胃,缓解秋凉刺激;小米性温味甘,自古是“五谷之首”,最懂养护脾胃。再加半根胡萝卜,补充β-胡萝卜素(护眼又增强免疫力),打成绵密羹汤,早餐来一碗,暖身又养胃。

食材​:铁棍山药50g、小米30g、苹果半个、胡萝卜半根
做法​:苹果用盐搓洗表皮后去皮切片(或保留果皮增加营养),山药、胡萝卜削皮切小丁,小米淘洗干净。所有食材倒入破壁机,加600ml清水,选择“豆浆模式”搅打2分钟,再煮开后转小火焖5分钟,晾至温热即可食用(适合1岁以上宝宝,可酌情调整食材量)。

升级吃法​:若孩子挑食,可撒少许桂花蜜增香;肠胃虚弱者,可将山药换成蒸熟的南瓜,同样香甜暖胃。

三、莲子银耳莲藕汤:润肺安神三件套,秋夜好眠有保障

秋燥深入时,孩子常出现“三干一躁”:嗓子干、皮肤干、大便干,夜里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道莲子银耳莲藕汤,正是为“秋燥综合征”量身定制——银耳被誉为“平民燕窝”,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润肺又养肤;莲子清心火,能缓解心烦失眠;莲藕清热生津,维生素C含量比柠檬还高,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无花果自带清甜,代替冰糖更健康,煮一锅全家都能喝。

食材​:干银耳1/4朵、莲藕1节、莲子10颗、无花果干3颗
做法​:银耳提前用温水泡发2小时,去根部撕成小朵;莲藕削皮切丁,莲子去芯(避免苦味),无花果干洗净。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8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期间搅拌2-3次防粘锅),关火前根据口味加少许冰糖(3岁以下可不加)。

注意事项​:银耳炖至透明胶质析出时最润口;莲子芯苦寒,务必去除;若孩子便溏,可减少莲子用量。

温馨提示​:这些汤水性质温和,适合日常润燥调理,若孩子出现发热、腹泻等严重不适,务必及时就医。

秋意渐浓,别再让孩子被寒凉饮品“偷走健康”。这三款汤水,简单易做、食材亲民,煮一锅就能让全家从喉咙暖到心窝。收藏这份润养指南,这个秋天,和孩子一起把身体养得棒棒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