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会焦点:经济与美韩关系的直白阐述
在李在明当选满百日之际,他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记者会。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聚焦两大关键问题:韩国经济的提振以及与美国的复杂关系。
李在明着重强调将民生置于首要位置,致力于让韩国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提到,韩国去年股市低迷,上台后他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股市回暖,近期股市初显生机,这一成果让民众心里多了几分踏实。此外,他还提出要构建一个根基稳固、团结一心的社会,呼吁朝野摒弃纷争,携手为国家发展努力。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他计划将资本利得税的门槛从50亿韩元降至10亿韩元。这一举措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大股东们反应尤为激烈,他们认为自己缴纳的税款将大幅减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让李在明面临不小的挑战。
美韩风波:签证事件与投资分歧
在与美国的关系方面,李在明在记者会上言辞强硬。他罕见地对美国扣押韩企工人的事件发出警告。特朗普政府在佐治亚州对韩国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合作的电池工厂采取行动,抓捕了475名工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持旅游签证前往美国打工的韩国人。这一事件在韩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民众既对美国的不讲理行为感到愤怒,又为同胞在美国的遭遇深感痛心。
李在明警告美国,此次事件将使韩国企业在美投资面临更大困难。他希望美国能向韩国人发放正常签证或设立新的签证类别,以保障韩国企业和工人能在美国合法工作。然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其签证制度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就在李在明发表讲话当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放出狠话:“要么在美韩贸易协议上签字,要么就付出代价。”这显示出美国在谈判中的强硬立场。
投资博弈:3500亿分配的分歧
今年7月底,韩美达成了贸易协议,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价值10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如液化天然气等。特朗普还表示要将韩国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关税降到15%,但在具体细节上,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李在明希望将3500亿美元投资进行合理分配,1500亿用于韩美造船合作,2000亿投入半导体、核电站等领域,以此保护韩国的产业利益。然而,美国却坚持掌控投资分配权,要求由他们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式和利益归属。这种分歧凸显了美韩在投资问题上的博弈关键,韩国追求产业保护,美国则意图掌控全局。
博弈后续:国家利益的坚守
这场美韩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国家利益的较量。美国手握关税这张“王牌”,以威胁的姿态要求韩国签署贸易协议,而李在明深知不能轻易低头,否则将损害国家利益。尽管面临美国的压力,李在明在强调团结和振兴经济的同时,坚定地应对美国的挑战。
目前,双方仍在细节上进行激烈争论,谁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牌。这场博弈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其结果将深刻影响韩国的未来发展。李在明能否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复杂关系,推动韩国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后续的发展也让人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