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波缘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
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之间的“预制菜”口水战闹得沸沸扬扬。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和朋友在西贝就餐,“几乎全部都是预制菜”。这一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轩然大波。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势回应,表示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双方的口水战不断升级。贾国龙认为罗永浩作为有影响力的博主,言辞过于极端,损害了西贝的商誉,甚至打算起诉他。而罗永浩也不甘示弱,公开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预制菜的线索。在这场激烈的交锋背后,消费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西贝的餐品究竟是不是预制菜?
实探西贝:后厨制作过程大揭秘
9月12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随机走进上海静安区一家西贝餐厅,点了罗永浩“同款套餐”,并深入该餐厅后厨一探究竟。记者此次点了西贝面筋、胡麻油调黄瓜、黄米凉糕、草原嫩烤羊排、一把羊肉串配现烤馕、胡麻油沙葱炒鸡蛋、鸡汤白玉山药炖豆腐、葱油罗马生菜、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葱香烤鱼,共计10道菜(另有3道罗永浩点的菜品,店内无供应)。
草原嫩烤羊排:速冻生制品的烤制
在制作“草原嫩烤羊排”时,工作人员将羊排涂上制作好的“玉米糊”和辣椒酱料,随后放入烤箱烤制。记者仔细观察到,该羊排的包装上明确写着:速冻生制品,带骨羊肉。这一发现让记者对这道菜是否为预制菜产生了进一步的疑问。
葱香烤鱼:18个月保质期的冷冻鱼
在制作“葱香烤鱼”时,工作人员介绍,鱼是冷冻鱼,已经处理过内脏,并用盐腌制。记者亲眼看到,工作人员把解冻后的鱼刷上酱料,放入烤箱蒸烤。该冷冻鱼的配料表显示:鱼、水、食用盐、生姜、酵母提取物、复配水分保持剂,其保质期为18个月,使用方法是解冻后高温烹饪熟制。这不禁让人思考,这种经过长时间保质期保存的冷冻鱼制作的烤鱼,是否能被称为新鲜现做的菜品。
其他食材:冷柜中的酱料与汤料
当天下午,该店后厨工作人员展示了冷柜里的食材,其中有蘑菇汤、牛肉片、浇汁酱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款制作莜面放的酱料“完熟番茄牛肉酱”,此前一天,记者在该店后厨看到,有工作人员把某款类似的酱料包在水中热酱料。当被问及酱料包放入水中煮是否会导致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健康时,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复热的过程,加热时也是单独放在一个水(锅)里。但对于该塑料包是否为可食用级、能不能直接加热,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预制菜定义:国家标准与西贝说法
2024年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同时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中提到,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对于预制和预制菜,此前贾国龙表示,“预制就是预加工,但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做熟环节都在门店进行。”
罗永浩态度:推动预制菜透明化
9月12日晚间,罗永浩在直播时表示,他不反对预制菜,而是希望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这场西贝“预制菜”风波中,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成为了关键问题。西贝餐品是否为预制菜,以及预制菜的相关信息是否应该透明公开,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关注。希望餐饮企业能够更加重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加清晰、准确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