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石梁河:从采砂场到生态乐园的华丽转身

在江苏连云港,有一片水域经历了从满目疮痍到生机勃勃的巨大转变,它就是石梁河水库,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海陵湖。这里曾是采砂的“重灾区”,如今却成了集养殖、休闲、旅游、产业振兴于一体的生态宝地,生动诠释了“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

昔日采砂地:生态灾难的缩影

石梁河水库地处苏鲁两省的东海、赣榆、临沭三县(区)交界处,作为江苏最大的人工水库,它承担着承接上游洪水、调洪蓄水以及为下游9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的重要使命。然而,20世纪80年代起,水库中优质的黄砂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采砂高峰期,水库岸线挤满了90多家采砂码头,1800多艘采运船只穿梭其中,从业人员超万人。过度采砂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破坏,采砂船机油泄漏,让水库的水质受到污染,百姓抱怨“连捞上来的鱼都有柴油味”;运砂车辆扬起大量尘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常态。周边群众苦不堪言,信访事件不断。曾经宁静的水库,变成了生态的“灾区”。

生态之变:“四大攻坚战”重塑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深入贯彻“两山”理念。自2019年起,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无序采砂治理、无序私布网箱整治、“三无”船舶治理、“两违三乱”整治等“四大攻坚战”。经过不懈努力,曾经的满目疮痍逐渐消失。如今,水库延伸出的航道,采砂船曾卸砂的岸边,已变成景观河流,清水碧波上点缀着绿色浮萍,两岸堆砂场被自然绿毯覆盖。

2020年,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一、二期工程启动,库区颜值稳步提升。55公里环湖防汛抢险路沿线,特色示范点各具亮点。渔人码头有湿地观赏、亲水景观等功能区,让人们能沉浸式体验湖光山色;凤凰水岸有香水百合三级台阶及多种景观步道;亲子互动园依托窑厂遗址,打造生态亲子研学互动空间;垂钓中心及房车露营地将公交车改造成特色房车,融入水库IP形象。周边还建成3000亩生态湿地公园,种植20多万株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吸引了30多种鸟类栖息。今年1 – 7月,水质优良月份比例达100%,2024年,石梁河水库获评全国“十年回响河湖之变”典型案例第一名。

景观之变:文旅融合焕发生机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催生了文旅融合的新活力。今年5月,石梁河有机鳙鱼·2025江苏东海海陵湖生态半程马拉松开赛,吸引了全国1500多名跑友,也带火了青松岭森林公园、东海君澜温泉酒店等特色文旅项目。自2022年以来,水库还举办了龙舟竞赛、第二届海陵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市县设立直达水库的旅游专线,还深入挖掘盐、茶、戏剧民俗以及水利文化,努力将石梁河打造成连云港的第三张旅游名片。6月,位于石梁河水库畔黄金沙滩的星光渔火野奢休闲营地试营业,这是生态修复二期工程首个文旅项目,以“临湖露营”为特色,近期预订量显著提高,客源范围不断扩大。

产业之变: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好环境带来了好产品,好风景催生了新经济。石梁河水库环境的改善惠及周边30万群众,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库区发展起生态渔业,年产有机鱼虾超万吨。当地生态渔业养殖项目的带头人周作成开心地说,现在养的鱼个头大、肉质嫩,品质越来越好,浙江等地的客户专程来采购,他每年鱼销量超20万斤。

石梁河镇积极发展家纺、机械等产业,引导渔民“洗脚上岸”。58岁的移民户郭有涛从捕鱼人变成矿山机械厂工人,对工作现状十分满意。库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内有48家企业,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6亿元,用工1200多人。

依托优质水源,当地葡萄、蓝莓等水果产业年产值超2亿元。曾经以采砂为生的任洁夫妇,放弃传统生计,承包果园,年销售额从几万元增至几十万元。周边不少农户也跟着种植水果,昔日的采砂区正蝶变为充满希望的“花果山”。

如今的石梁河水库,既是润泽一方的“生态明珠”,也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绘就了一幅业兴村强、民富景美的崭新画卷。

为您推荐